(2)放松療法中的緊張、緊張和焦慮是誘發失眠的常見因素。放松療法可以緩解上述因素造成的不良影響,因此是最常用的失眠非藥物療法,其目的是降低床上的警覺性,減少夜間覺醒。減少覺醒和促進夜間睡眠的技能訓練包括肌肉逐漸放松、引導想象和腹式呼吸訓練。患者應在計劃後每天練習放松訓練2 ~ 3次,環境要幹凈安靜,初期應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放松療法可以作為治療失眠的獨立幹預手段(I級推薦)。
(3)刺激控制療法刺激控制療法是改善睡眠環境與睡眠傾向(嗜睡)的相互作用,恢復臥床休息作為睡眠信號的功能,使患者容易入睡,重建睡眠-覺醒生物節律的壹套行為幹預措施。刺激控制療法可以作為壹種獨立的幹預措施(我推薦)。具體內容:①只有困了才睡覺;②如果在床上睡不了20分鐘,就要起身離開臥室,從事壹些簡單的活動,困了再回到臥室睡覺;③不要在床上做與睡眠無關的活動,如吃飯、看電視、聽廣播、思考復雜問題等。不管前壹天晚上睡了多久,都要保持規律的起床;⑤避免白天午睡。
(4)睡眠限制療法許多失眠癥患者試圖通過增加臥床時間來增加睡眠的機會,但往往事與願違,進壹步降低了睡眠質量。睡眠限制療法通過縮短在床上的清醒時間,增加入睡的驅動能力,從而提高睡眠效率。推薦的睡眠限制療法具體內容如下(ⅱ級推薦):①減少臥床休息時間,使之與實際睡眠時間相匹配,只有1周睡眠效率超過85%時,才能增加臥床休息時間15 ~ 20分鐘;②睡眠效率低於80%時,臥床休息時間會減少15 ~ 20分鐘,而睡眠效率在80% ~ 85%之間時,臥床休息時間不變;③白天避免午睡,保持規律的起床時間。
(5)失眠患者的認知行為療法往往恐懼失眠本身,過分關註失眠的不良後果,臨近睡眠時往往感到緊張,擔心睡不好。這些負面情緒進壹步惡化睡眠,失眠的加重又反過來影響患者的情緒,形成惡性循環。認知療法的目的是改變患者對失眠的認知偏差,以及對睡眠問題的非理性信念和態度。認知療法常與刺激控制療法和睡眠限制療法相結合,形成CBT-I治療失眠。認知行為療法的基本內容是:①保持合理的睡眠預期;2不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失眠;(3)要自然入睡,避免過度主觀意圖入睡(強迫自己入睡);4不要太註重睡眠;⑤不要因為晚上沒睡好而感到沮喪1;⑥文化對失眠的耐受性。CBT-I通常是認知療法和行為療法(刺激控制療法、睡眠限制療法)的結合,也可以輔以放松療法和睡眠健康教育。CBT-I是失眠心理行為治療的核心(壹級推薦)
(6)失眠綜合幹預:1)藥物幹預失眠的短期療效已被臨床試驗證實,但長期應用仍需承擔藥物不良反應、成癮等潛在風險。CBT-I不僅有短期療效,而且在隨訪觀察中可以長期維持。CBT-I聯合非BZDs可以獲得更多的優勢,後者可以通過改為間歇治療來優化這種聯合治療的效果。2)推薦的聯合治療(II級推薦)是CBT-I和非BZDs(或褪黑素受體激動劑)的聯合治療。如果短時間內癥狀得到控制,則逐步停用非BZDs類藥物,否則改為間歇用藥,整個治療期間維持CBT-I幹預(ⅱ級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