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濕氣太重怎麽破?飲食療法是最好的,年輕的貴族們。

濕氣太重怎麽破?飲食療法是最好的,年輕的貴族們。

★食療——糯米粥、山藥湯等。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舒筋活絡、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紅豆有健脾止瀉、利尿消腫的功效。薏苡仁、紅豆用水煮,可以利尿除濕。此外,還可以選擇紅豆、茯苓、山藥、黨參等。並放入湯料中熬粥或煮水飲用,可利尿除濕,特別適合水腫人群。

★運動——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可以加速體內水分的排泄。跑步、散步、遊泳有助於激活血液循環,增強體內水分代謝。

★按摩穴位,祛濕清熱。

1)豐隆穴:補脾胃,祛濕化痰。

風龍穴在外側踝尖上方8寸,脛骨前緣外側2橫指。按摩風龍穴時,先用拇指按壓三分鐘,再順時針揉十分鐘,再用拇指沿風龍穴壹個方向向下揉十分鐘。

2)足三裏:健脾胃第壹穴,除濕必不可少。

足三裏穴位於外側腿的前上部,脛腓骨之間,膝緣下三寸處。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按足三裏穴壹次,每次按各穴5 ~ 10分鐘,每分鐘按15 ~ 20次。註意每次都要讓足三裏穴感覺像針刺壹樣又酸又熱。

3)陰陵泉:脾與脾經的結合。

陰陵泉穴位於膝關節內側,脛骨上端,髁下方凹陷處。註意按摩時間,壹般在10分鐘左右。因為陰陵泉所在的經絡是陰經,手法不能太重,以免有明顯的酸脹感。

4)成三穴:常按可消除體內頑濕。

承三穴在水腿肚子下方的中間,這裏的肌肉分為人字形,承三穴在人字形的中間。按承三穴是很痛苦的。剛開始只能輕輕的按,輕輕的搓,感覺酸酸的,微微的痛。

5)曲池穴:可幹大腸經濕熱。

曲池穴在肘內側,肘兩側橫紋外側。壓起來感覺酸酸的。用拇指順時針按曲池穴2分鐘,再逆時針按2分鐘,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有酸痛感為度。

6)羅曉穴:排除體內濕氣。

羅曉穴位於人體手臂外側,在清涼園穴和易慧穴連線的中點。右手握拳,每天敲擊穴位10分鐘,或揉按穴位5分鐘,每天兩次。

★點穴祛濕散寒。

穴位貼敷——也是目前最好的祛濕散寒方法。通過刺激穴位,激發經絡之氣,祛濕散寒,補虛清熱,改善亞健康。妳可能聽說過生姜可以祛濕,但是用發酵的姜根粉作為穴位敷貼療法效果最好。據報道,這種藥膏能治先天不足、後天失養、骨軟陽弱;結果就是不密集,易受寒,往往多病。經常貼湧泉穴和腎俞穴、關元穴,終身不會受寒濕、腳氣、癱瘓之苦,還能防病保健、延年益壽。

  • 上一篇:肺結核吃什麽食物好?
  • 下一篇:慢性肝炎用什麽中藥?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