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患者服藥後,可能會出現流口水的副作用,甚至會在夜間被驚醒。自古以來,中醫也是治療心理疾病的。
精神疾病不是近代才出現的文明病,而是自古就有。比如《黃帝內經》提到的癲狂綜合征和現代的躁狂綜合征是壹樣的,癲癇綜合征的部分記載是關於思維障礙的。其他還包括抑郁和抑郁綜合征、失眠和失眠、癡呆和癡呆。
三軍總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黃壹佳說,壹般大眾會認為精神病應該用西醫治療,很少考慮中醫治療。其實中醫對上述精神疾病的癥狀、病機、治療指南都有完整的闡述,所以中醫從古至今都在治療精神疾病。
西藥往往有副作用,中藥可以幫助調理和改善。
只是因為西方藥理學和腦科學的進步,上壹層樓對精神疾病的認識和治療才能彌補中醫在急性治療上的不足。但由於藥物的拮抗作用較強,容易產生壹些副作用,這部分可以通過中藥進行調節和改善。這兩種醫學相輔相成,是人民的幸事。
有1的高中女生,年齡17,今年年初因為躁狂發作住進了三軍總醫院的急性精神病病房。出院後精神癥狀有所好轉,但仍有部分情緒激動和靜坐不能的狀況。同時並發便秘、口幹、言語含糊、註意力不集中、月經不調。所以精神科醫生把病人轉診到中醫門診,經過中西醫治療後,病人。
黃壹佳醫生表示,抑郁癥發病前,抑郁癥患者的體質多為氣虛、血虛、痰濕,抗抑郁藥會在中醫的肝、心藏象系統中發揮作用。通過這種研究,西醫可以了解到,在同壹診斷下,患者會因中醫體質不同而產生分型,因此可以加入中醫治療,提高療效。此外,還可以了解西醫在中醫中的定位,讓中醫思考如何在西醫的聯合治療下選擇中醫,從而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