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者只有手指(腳趾)麻木,重者可擴展至整個手掌、雙腳、四肢甚至全身。有的常在夜間(陽氣不足時)發作,甚至驚醒。有的手指在早晨起床後(陽氣尚未流至肢端)麻木、不適、僵硬,活動後可緩解。
麻木感的癥狀常因受寒(陰寒)或勞累刺激後加重,並常伴有乏力、手腳發冷、四肢倦怠等癥狀。麻木不壹定同時出現在所有肢體,多以散在形式出現。
“陽氣達不到的地方,就是濁陰凝結的地方”。楊琪不通,外達不到四肢肌表,內達不到臟腑經絡,導致氣機升降失常,疾病繁多。
楊琪與殷琦相反,後者構成了人體最根本的氣:活力。元氣主要是由腎中儲存的先天精氣轉化而來,隨氣血津液流經三焦。如果元氣較弱,氣血津液的傳遞較弱,就不能產生足夠的陽氣供全身運行。所以根本原因還是要調整。
明代醫家孫所著《玉案》以人參調元湯,大力調元氣,補陽,治麻木肢倦。
成分:人參、沙參、黃芪、甘草、肉蓯蓉、白芍、川芎、羌活。八位將軍各就各位,組隊休養生息,有條不紊的完成任務。
調理元氣的第壹步:補氣。
治壹個麻木,最好補氣強身:人參黃芪。
人參能益氣養陰,生津止渴,其藥性主要是內移以固五臟之氣。黃芪能益氣升陽,固表,功效向上向外。
兩者並用,既提高了純度,又能以自身之長,內外之氣,彌補自身之不足,兼顧陰陽,使人體仿佛有了金鐘罩。
調理元氣的第二步:養血
肝能生血養血。川芎能搜肝氣,補肝血,能活血熄風,防止風濕痹痛,血管不通。
白芍味酸,澀肝之液順血脈,散邪血,驅賊血。同時配合川芎調理氣血,因肝主筋而溫養經絡,從而緩解麻木癥狀。
調理元氣的第三步:生津
津液如同自然界的雨露,循環往復,滋養五臟六腑。
人參補中益氣,入肺生津,入脾生津,入心斂汗,生津止渴。
沙參沙參,沙中形似人參的名貴藥材。甘能滋補,微苦能化痰,微寒能清熱。從而潤肺化痰,益胃生津。與人參壹起孕育津液,保護元氣。
芍藥酸入肝,滋陰斂汗。脾苦燥導致流涎。保持體液不流失。
五味子入五臟,味酸溫,有芍藥壹樣的澀味。能入肺生津,入心斂汗,又因能入腎固精養髓,故能維持元氣,使津液、血液不漏。有些解渴方中常使用白芍與五味子配伍,可使生津止渴的功效加倍。
調理元氣第四步:轉化元氣。從源頭上保證活力供給。
如前所述,元氣主要是由藏於腎中的先天之精產生,通過三焦流行於全身。
五味子不僅酸澀,還能強精補髓,使骨骼強壯,肌肉健康。
肉蓯蓉是補腎益精血的重要藥材,不苛刻,對身體沒有傷害。甘能清熱補中,鹹能補腎,溫血,暖腰膝,強筋壯骨,使全身肌肉平靜而不麻木。
最後,我想說壹下很多經典裏流行的老甘草,給各位將軍交流信息,讓它們擰成壹股繩,充分發揮功效。
八將軍分工合作,調理元氣。而且因為
人參味甘,微苦,
黃芪性溫,
芍藥又苦又酸,
五味子酸溫度、
肉蓯蓉味甘、鹹、溫,
沙參沙參味甘苦,
川芎辛溫,
光果甘草,
合在壹起可以活血生津,固精養血,溫養陽氣,酸養陰氣,就像日月的存在壹樣。因為養陽氣是最重要的,如太陽的光線溫暖全身,它充滿了陽氣,促進津液和氣的良好運作,從而治愈麻木和四肢疲勞。
禁忌:本文所列藥物劑量不足。如果讀者想借鑒,可以請教中醫,慎重決定,不辨證不能貿然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