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緩慢性心律失常的中醫辨證論治

緩慢性心律失常的中醫辨證論治

緩慢性心律失常的中醫辨證論治

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常伴有心悸、怔忡、驚恐、失眠等癥狀,多為精神虧虛所致,因此在診治時必須註意照顧心神。因為中成藥有?方便快捷高效?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可適當選用參附註射液、丹紅註射液、參仙生脈口服液、心保丸等。由於使用方便,可以顯著提高治療效果。

摘要:

目的:探討緩慢性心律失常的中醫辨證治療方法。方法:通過多年的臨床觀察,總結對本病的認識、辨病與辨證、分型治療以及診治中應註意的問題。結果:中醫辨證論治療效確切。即使是重癥患者,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結合中醫綜合治療,也比單純西醫治療有更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結論:中醫藥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具有優勢。

關鍵詞:

心動過緩;中醫病機;辨證分型

心動過緩是指壹大類心臟病,其特征是心律不齊時心率減慢。是臨床常見疾病,多伴有心臟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炎、病竇綜合征等。,而且屬於中醫?心悸?心慌?範疇,其病機復雜,標本難辨真假。中醫治療該病有壹定優勢,總結如下。

1中醫對本病發病機制的認識

心悸,包括心悸和心慌,是指患者自覺心臟悸動,驚恐不安,甚至不由自主。臨床上多為陣發性,每次發作均因情緒波動或過度勞累所致,常並發失眠、健忘、頭暈、耳鳴等癥狀[1]。《傷寒論》正式提出?害怕嗎?疾病名稱;“金匱要略?驚嘔下血胸瘀血證的辨治。害怕嗎?討論了發病原因和通過檢查證候尋找病因的方法,如?寸口脈動弱,動則震撼,弱則緊張?; "“提出方繼生?心慌?疾病名稱,指出來?老公心悸,這心還不夠嗎?; "紀呢?治療心悸》指出這種疾病的原因是?真血浪費,心皇失去輔助,漸漸變得心悸?,還有呢?戒五次,戒壹次。; "《丹溪心法》認為當?責任心不足,痰多?; "醫學森林糾正錯誤?心悸認為瘀血內阻也會導致心悸。總之,其發病機制往往與心虛膽怯、心血不足、心陽虛弱、水飲內滯、瘀血阻絡、濕熱阻滯等有關。

2辨病與辨證的概述

2.1擅長脈搏檢測。

脈結、脈生、脈延、脈延、脈飽和是緩慢性心律失常的特征性脈象。《傷寒論》載:代脈?氣血兩虛,隧道不通,陰陽不交。?指出該病的本質是隧道不通,陰陽不交。?脈結是因為血液凝固嗎?,需要註重氣血運行;?代脈被元氣削弱?,補充元氣很重要。如果有連脈,則心虛更明顯。古人有嗎?妳想照顧好自己嗎?簡而言之,這就是脈象識別疾病的壹般規律。在此基礎上,要善於理解特殊情況,如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或嚴重病竇綜合征發生的脈象缺失和脈象衰竭,而精子的奪獲幾乎只存在於心臟驟停時極慢的心室節律中。在臨床上,需要了解恒定的變化,並識別脈象的本質意義。

2.2四診與關節參考

分清現實和現實。證明脈象晚細,舌苔白膩,臨床表現為胸悶氣短,或胸痛,面色無華,精神疲乏等。,多因痰多、心陽受阻、血瘀所致,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虛證表現為脈沈細,舌大而弱,舌胖而紫,苔白,面白唇白,心悸,心痛,胸悶,氣短似喘,自汗畏寒,神疲乏力,懶言。這是氣虛,心陽不振,陽氣虛弱的表現。

2.3結合現代醫學的相關檢查

識別清楚?有病?,如心電圖,或24小時動態心電圖,心臟多普勒,電生理檢查,運動試驗,實驗室檢查等。,有哪些明確的點?有機型?,還是?功能性?以及伴隨的基礎疾病、風險分類、預後判斷等。

三種類型治療的例子

辨病是基礎,辨證是關鍵。證書?前提下,制定相應的待遇。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總結如下。

3.1益氣升清法

癥狀有腦空虛,頭暈耳鳴,精神萎靡,或突然暈厥,並伴有氣短,心悸,胸悶,舌淡胖,苔薄,脈遲或損,脈衰。證屬上氣不足,心肺氣虛,宜益氣升郁,故可用升郁湯。氣虛較重者,可加人參、黃芪、山茱萸,以防升散過度。

3.2有益溫度法

癥見心悸、頭暈、腹痛、吐瀉、乏力發熱、四肢乏力、四肢不溫、舌淡胖、苔白、脈遲軟或損脈,或伴有脈結、脈更替。證屬祖氣不足,脾胃虛弱,宜益溫。附子理中湯用於脾,小建中湯用於胃。氣虛者加黃芪,名為黃芪建中湯,血虛者加當歸,名為當歸建中湯。

3.3溫陽化瘀法

癥見胸悶、心悸、頭暈、氣短喘息、腰膝酸軟、水腫、小便短赤、舌淡紫、苔白膩、脈滑。證屬陽虛,胸陽虛弱,宜溫陽化飲。桂苓疏肝湯用於脾,五苓散用於腎。

3.4溫經散寒法

癥狀有怕冷、四肢清或微熱、頭暈頭痛、脈遲等。證屬表裏兼寒,方藥為麻黃附子細辛湯。陰寒陽氣下降者,宜歸陽救逆,再用四逆湯降逆。

3.5溫胸陽法

癥見胸悶、心悸、頭暈、痰多、氣短、肢冷、胸痛、背寒如掌、浮腫、小便短赤、惡心吐痰、苔白膩、脈遲、短而痛、結脈。證屬痰瘀,心陽虛弱。治療宜溫心通陽,化痰降濁,方劑為瓜蔞蔥白半夏湯合桂花蔡華。

3.6溫補心腎法

癥狀有胸悶、心悸、氣短、畏寒、頭暈、乏力、腰酸、小便長、舌苔灰黑、脈慢而弱。該證屬心腎陽虛,內衛不固,治宜溫心腎,可用貴由丸治療。

3.7活血化瘀法

癥狀包括心悸、心痛、舌質紫、脈遲澀或結。證候為瘀血阻絡,心脈不暢。治療應以活血化瘀、寧心通脈為主。處方是血府逐瘀湯合丹參湯。

3.8清濕熱法

癥見胸悶、心悸、腹脹、納差、乏力、汗出不暢、小便短黃、大便不爽、舌紅、苔薄黃膩、脈細。證屬濕熱阻滯,心陽受抑,宜清濕熱,用三仁湯治療。

4診療中應註意的幾個問題

4.1堅持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原則。

緩慢性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需要借助現代醫學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進行危險分層和預後判斷。嚴重者需中西醫結合治療,如緊急植入起搏器、基礎疾病治療等。在此基礎上,應辨證施治,進行中醫綜合治療。

4.2正確處理?馬克?用什麽?本。之間的關系

跟隨?急是暫時的,慢是永久的?陽虛(氣虛)為病源,痰、瘀、濕熱為標。還要處理好溫陽益氣的關系。如果以陽虛為主,應以溫陽益氣為主。如果以氣虛為主,可以在補氣的基礎上用溫陽,因為?陽是氣的遞進,氣是陽的根本?臨床上應考慮二者的關系,聯合用藥。對於慢性或恢復期患者,需要采取慢藥,逐步改善患者體質,提高療效。

4.3用好療效確切的中成藥。

因為中成藥有?方便快捷高效?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可適當選用參附註射液、丹紅註射液、參仙生脈口服液、心保丸等。由於使用方便,可以顯著提高治療效果。

4.4制定適合個體患者的?組合拳?治療和康復計劃

比如?藥物治療+康復訓練+食療+戒煙限酒?等等,以提高療效,改善患者體質,提高生活質量。

4.5善於養心。

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常伴有心悸、怔忡、驚恐、失眠等癥狀,多為精神虧虛所致,因此在診治時必須註意照顧心神。如果心氣不足,選用歸脾丸、時遷養心丸;心陰不足者,選用甘麥大棗湯、天王補心丹。復脈湯常用於陰陽兩虛、氣血兩虛的患者。

5個案例示例

王,女,56歲,教師,2010年4月2日初診。自訴因反復暈厥伴頭暈心悸住院3個月,加重5天。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竇性靜止。最慢心率43次/分。阿托品試驗後發現竇性心律失常和結性逸搏,最快心率為86次/分。查血紅蛋白62g/L中醫診斷為虛損(脾胃虛弱,氣血兩虛);西醫診斷為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心率減慢)和中度貧血。住院16天,壹般病情好轉,但心率無明顯改善。出院1周後病情復發,來門診治療。刻診顯示:精神萎靡,面色萎黃,食欲不振,手指甲無光澤,畏寒蹲伏,舌胖苔白,脈細而深。四診結合參考,辨證為脾胃虛寒,氣血兩虛。用溫中補虛、養血活血法加減四物湯、桂枝湯、麻黃附子細辛湯。處方:熟地15g,當歸10g,赤芍15g,白芍15g,桂枝10g,炙甘草6g,大棗6g,阿膠6g,麻黃6g,附子6g,阿莎麗3g,砂仁5g,幹姜6g。3劑,2天1劑,水煎。第二次診斷:脈搏48 ~ 56次/分,精神好轉,仍食欲不振。楊琪精神振奮,氣血壹時難以恢復,效果並不好。保留原方7劑,煎煮方法不變。第三次診斷:服藥2周後,脈搏52 ~ 64次/分,癥狀大大減輕,食量明顯增加。這是脾胃的生化復蘇,祖氣活躍,強勵心脈,氣血通暢。故前面去掉麻黃、附子、阿莎麗,加黨參15g、白術15g,阿膠每劑增加到10g,以加強益氣健脾補血的功能,共加7劑。四診:精神飲食如常,脈率穩定在62次/分以上。在三方基礎上加丹參15g、側柏葉15g,5劑,1劑,連用2天,水煎分服。宜勞逸結合,適當運動,飲食營養易消化,避免感冒,調節心情。服藥後脈率穩定在64 ~ 68次/分,心電圖呈竇性心律。血紅蛋白恢復正常。

參考資料:

【1】張伯昆。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103。

  • 上一篇:雙相情感障礙有特效藥嗎?我已經病了十五年了,壹直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主要是因為我花了十年的時間才得到有效的治療。
  • 下一篇:暈車有什麽好的解決辦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