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葉柄上出現暗褐色條狀病斑,葉片從葉緣和葉脈開始變褐萎蔫,幹燥時甚至死亡;當新長出的葉片被侵染後,葉片變成灰綠色或淡褐色並下垂,然後從下部葉片開始慢慢變黃枯萎,直至整株死亡。防治方法:種植前或發病初期,用300-500倍的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浸泡根部進行消毒,或種植後澆灌根部。
壹、草莓黃萎病的癥狀及如何預防
癥狀:葉柄上出現暗褐色條狀病斑,葉片從葉緣和葉脈開始變褐萎蔫,幹燥時甚至死亡;當新長出的葉片被侵染後,葉片變成灰綠色或淡褐色並下垂,然後從下部葉片開始慢慢變黃枯萎,直至整株死亡。防治方法:種植前或發病初期,用300-500倍的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浸泡根部進行消毒,或種植後澆灌根部。
壹、草莓黃萎病的癥狀及如何預防
1,癥狀
(1)發病初期,病原菌侵染外圍葉片,葉柄上出現黑褐色的條狀病斑,葉片從葉緣和葉脈開始變成黃褐色,幹燥時甚至死亡。
(2)新長出的葉片感染後,葉片變成灰綠色或淡褐色並下垂,然後從下部葉片開始慢慢變黃枯萎,直至全株死亡。受害植株的葉柄、果柄和根莖橫切面可見維管束部分或全部褐變。
(3)發病初期根部無異常,但當病株下部葉片變成黃褐色時,根部變成黑褐色,開始腐爛。
2、防治方法
(1)移栽或播種前,每畝用13.5-20L氯化苦,穴施或溝施,施後封土覆膜,揭膜散氣,無藥害後再進行育苗或定殖。移栽前要及時清除周圍的雜草,並結合施肥對土地進行深耕翻耕。
(2)種植前或發病初期,用300-500倍的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浸泡根部進行消毒,或種植後澆灌根部。
(3)種植前用70%惡黴靈300-500倍溶液浸泡根部5分鐘左右,或移栽後澆灌根部。
(4)發病時用青枯菌150倍、大蒜油1000倍、矽酮灌根(1倍),同時進行噴霧防治(2-3次),重點是噴莖基。
(5)在種植期間,及時防治病蟲害,減少植物傷口和病菌的傳播途徑,發現感染植物時,及時清除感染葉片,避免病菌的傳播。
(6)草莓果實采收後,將田間植株全部拔除,然後翻土、開溝、澆水,用塑料布覆蓋壹個月左右,經太陽照射使土壤溫度達到50℃左右,進行高溫消毒。
二、草莓黃萎病什麽時候防治效果好?
1,控制時間
草莓黃萎病的發病期在育苗中後期,定植期和定植前期。因此,草莓黃萎病的防治主要在育苗期間和移栽前進行。
2、疾病的原因
(1)長期連作後,土壤中殘留的病菌很多。
(2)土壤排水性能差,導致土壤長期積水。
(3)種植密度過密。
(4)施肥時施氮肥過多,農家肥分解不充分,有病菌。
(5)土壤的酸性更容易引起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