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是最常見的臨床綜合征。隨著人口的老齡化,該病的發病率與日俱增,已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廣泛關註。Smith(1993)報道眩暈是門診第三常見癥狀。它涉及到很多學科,大多數人壹生都經歷過。據統計,眩暈占內科門診的5%,占耳鼻喉科門診的15%。居家老人50-60%有眩暈,占老年人門診81-91%;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的眩暈發病率,女性為57%,男性為39%。
什麽是眩暈?
頭暈是頭暈目眩的總稱,以頭暈、視物模糊、黑暗為眩暈;看到東西旋轉就頭暈,或者天旋地轉就站不住,因為經常同時看到兩者,所以叫頭暈。
眩暈的分類:真性眩暈和假性眩暈。
1,真眩暈
指眼部、本體感覺或前庭系統疾病,有明顯的異物感或自我旋轉感。根據受損部位的不同,可分為眼性眩暈、本體性眩暈和前庭性眩暈。
前庭系統疾病引起的眩暈癥狀大多比較嚴重,如美尼爾綜合征、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幹梗死等。,經常復發。
眼性眩暈可以是壹種生理現象,也可以是壹種病理現象。如果在火車上長時間盯著窗外的風景,可以出現頭暈和鐵路眼震;在高橋上俯視腳下稍縱即逝的水,妳會覺得自己在向相反的方向移動,頭暈目眩。這些都是視覺和視動刺激誘發的生理性眩暈,脫離環境後癥狀會消失。眼疾,如急性眼肌麻痹,會導致復視和頭暈。
本體感覺障礙引起的眩暈稱為體位性眩暈,見於脊髓空洞癥和梅毒患者,是由於深層感覺障礙和運動障礙所致。
2.非前庭性弦暈
是指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頭暈,如心腦血管疾病、貧血、尿毒癥、藥物中毒、內分泌疾病、神經官能癥等。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頭暈癥狀,患者感覺“飄”,沒有明確的旋轉感。
病史和臨床癥狀和體征
1,眩暈發作前的情況
發病前是否有煙酒過度、情緒不穩定、疲勞、失眠等因素。
2.眩暈發作
(1)夜間或早晨發病,突然發病或緩慢發病,
(2)首發或反復發作;
(3)在什麽情況下,體位改變,頸部扭轉,或特殊體位;
(4)眩暈的形式是旋轉型還是非旋轉型;
(5)強度能否承受,意識是否清醒;
(6)睜眼閉眼時頭暈是否減輕或加重,聲光刺激或改變體位時頭暈是否加重。
3、頭暈伴癥狀
(1)自主神經癥狀:血壓變化、出汗、面色蒼白、腹瀉;
(2)耳部癥狀:耳聾、耳鳴、耳悶;
(3)眼部癥狀:眼前發黑、復視、視力模糊;
(4)頸部癥狀:頸部或肩臂疼痛,上肢麻木,活動受限;
(5)中樞神經系統癥狀:頭痛、意識障礙、感覺運動障礙、語言或發音障礙等。
頭暈應該做哪些檢查?
前庭功能檢查:
(1)診室或床邊前庭功能檢查:包括直立傾倒試驗、站立不動試驗、扭頸試驗等。
(2)眼球震顫
(3)眼震電圖
(4)平衡姿勢圖
聽覺功能檢查:
影像學檢查:頭部CT、MRI等。確定是否有頭部占位、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其他醫學檢查:包括血壓、心電圖、生化檢查等。
各種常見系統性疾病伴眩暈
1.腦血管性眩暈:突發劇烈旋轉性眩暈,伴有惡心嘔吐,10-20天後逐漸緩解,多伴有耳鳴耳聾,但神誌清楚。
2.腦瘤引起的眩暈:早期常出現輕度眩暈,可為搖擺感和不穩感,旋轉性眩暈少見,常出現單側耳鳴耳聾等癥狀。隨著病變的發展,可出現鄰近腦神經受損的體征,如患側麻木、感覺減退、周圍性面癱等。
3、頸性眩暈:表現為各種形式的頭暈,伴有頭暈、顫抖、站立不穩、起伏等感覺。眩暈反復發作,其發生明顯與頭部突然轉動有關,即多在頸部活動時發生,有時在坐起或躺下時呈現體位性眩暈。壹般發作時間較短,幾秒到幾分鐘不等,有的持續時間較長。早晨可能會出現頸部或枕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現頸神經根壓迫癥狀,即手臂麻木無力,物體不自主墜落。其中半數以上可伴有耳鳴,62-84%的患者有頭痛,頭痛多局限於枕部,常呈現陣發性跳痛。
4、眼性眩暈:非運動性錯覺性眩暈,主要表現為不穩定,過度用眼時加重,閉眼後緩解。眩暈持續時間短,睜眼看外面移動的物體時加重,閉眼後減輕或消失。常伴有視力模糊、視力下降或復視。視力、眼底、眼肌功能常異常,神經系統無異常表現。
5、心血管性眩暈:高血壓引起的頭暈可通過血壓測量明確診斷。頸動脈竇綜合征可導致陣發性眩暈或暈厥。誘發因素多為突然引起頸動脈壓迫的因素,如頸部急轉彎、鞠躬、衣領過緊等。
6.內分泌性眩暈:低血糖性眩暈常發生在饑餓或進食前,持續數十分鐘至1小時。進食後癥狀減輕或消失,常伴有乏力。發作時查血糖,可發現低血糖。甲狀腺功能障礙也會導致頭暈,臨床上主要的障礙是平衡障礙。甲狀腺功能的相關檢查可以確診。
7、血液病引起的頭暈:白血病、惡性貧血、高凝性疾病等。可引起頭暈,可通過血液系統檢查確診。
8.神經功能性眩暈:患者癥狀多樣,頭暈多為假性眩暈,常伴有頭痛、頭脹、沈重感,或失眠、心悸、耳鳴、焦慮、多夢、註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神經官能癥,無旋轉感或外物晃動感。對於45歲以上的女性,還要註意與更年期綜合征的鑒別。
眩暈的預防和治療
眩暈患者外出時應由家人陪同,以防意外。
1.腦血管性眩暈:夏冬季節由於血液粘度增加,容易發生各種腦血管意外,導致腦血管性眩暈的發生。妳要註意多喝水,不要突然改變姿勢。如果晚上上廁所突然起來,很容易導致腦血管性眩暈。壹旦發生,應盡快去醫院,確診後可給予血管擴張藥、抗血小板聚集藥(如阿司匹林)、抗凝藥等。
2.腦瘤引起的眩暈:這種眩暈起病較慢,初期癥狀較輕,不易發現。對於漸進性輕度眩暈,若伴有單側耳鳴、耳聾等癥狀,或鄰近腦神經受損的其他體征,如患側麻木、感覺減退、周圍性面癱等。,應該盡早去醫院確診,早期手術治療。
3、頸性眩暈:平時工作學習要註意姿勢,長時間伏案工作後要適當活動頸部。枕頭高度要合適,枕頭不能太高,會導致頸性眩暈。治療中常采用康復方法,如頸椎枕吊帶牽引、按摩療法、針灸等。,需要動大手術。
4.對於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暈,如內分泌性眩暈、高血壓性眩暈、眼性眩暈等,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如控制血壓、治療眼科疾病等。在原發病恢復的基礎上,眩暈可以自然緩解。
5.神經功能性眩暈:對於精神因素引起的眩暈,應先解除患者的焦慮情緒,可適當給予抗焦慮或抗抑郁藥物,但應避免長期使用鎮靜劑,以免增加藥物的耐受性和依賴性。
標簽
眩暈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涉及多個學科,數十種疾病。患者應積極預防和控制原發病;壹旦出現癥狀,要盡早去醫院,以免耽誤病情。
壹種治療眩暈的藥方
頭暈,意識到身體或周圍的東西在定向旋轉,無法站立,無法睜眼,甚至惡心嘔吐。多為肝腎虧損,肝陽失調所致。
處方:獨活150g,雞蛋10。
方法:每天取獨活30克,雞蛋2個,加適量水,砂鍋煮。雞蛋煮熟後,輕輕打破蛋殼,煮壹刻鐘,就像煮茶葉蛋壹樣,讓藥液浸在雞蛋裏,用筷子輕輕攪拌雞蛋和藥液,使其均勻。煮熟後,棄去藥渣和湯汁,去掉蛋殼,單獨吃雞蛋。65438+每天0次,每次吃2個雞蛋,堅持5天,效果特別好。壹般治愈後不會復發。
頭暈怎麽治?
(1)天麻10g,豬腦1,鹽,味精。天麻切片,豬腦洗凈,放入瓦內。再加點水。將瓦塊放入蒸鍋中隔水燉至天麻爛軟,豬腦熟。食用時加鹽、味精調味,每日壹次或隔日壹次,服用3 ~ 4次即見效。
本方適用於頭暈、頭風頭痛、肝虛高血壓、動脈硬化、神經衰弱、腦血管意外後偏癱、語言障礙。具有祛風開竅、疏通血管、鎮靜滋補的功效。
(2)何首烏。100g,雞蛋2個,蔥、姜、鹽、料酒、味精、豬油。將何首烏洗凈,切成長13厘米、寬15厘米的小塊;將雞蛋和何首烏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然後加入蔥、姜、鹽、料酒等調料。把鍋放在大火上煮沸,用文火煨,直到雞蛋煮熟。取出雞蛋,用清水浸泡,剝去蛋殼,然後放入鍋中煮2分鐘。吃的時候加壹點味精,吃雞蛋,喝湯,每天壹次。
本方適用於血虛體虛,頭暈目眩,須發花白,遺精,脫發,血虛便秘。最適合體虛不進補的患者,具有滋補肝腎、益精血、抗早衰的功效。
(3)黃芪30g,枸杞30g,乳鴿1,鹽,味精。將黃芪、枸杞洗凈,乳鴿去毛去臟,洗凈,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將砂鍋放入蒸鍋,小火蒸至鴿肉熟透。吃的時候加鹽和味精調味,吃的時候放湯鴿子肉。壹般三天燉壹次,3 ~ 5次有效。
本方適用於病後氣虛乏力、表虛自汗等癥,也可用於治療慢性疔瘡、癤腫。
參考資料:
/html/2006/9/zh 971101018960023110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