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剛確診的時候,胰島功能往往只有30%-50%,而且會隨著病程的延長,每年以3%-5%的速度持續下降。
隨著胰島素分泌的減少,降糖藥和胰島素註射劑的需求會逐漸增加。沒有自身糖代謝功能的“緩沖”,血糖波動會加劇,並發癥的風險也會增加。
患病時間、藥物使用(個別激素、抗生素)、飲食和運動不規律、情緒緊張、焦慮等。
為了對抗高血糖,科學家們發明了不同功效的降糖藥物來補充胰島功能的不足,如胰島素促分泌素、增敏劑、人工胰島素等。,幫助控制血糖。
但由於大多數降糖方法只能解決壹時的救急,無法幫助胰島功能的恢復,所以仍然無法幫助糖友擺脫終身服藥的困擾。
在糖尿病前期或早期,通過改善胰島素抵抗,可以穩定血糖,保護和修復胰島。
中後期,糖友的胰島細胞並沒有完全死亡,大部分處於休眠狀態。經過針對性調理,可以喚醒部分胰島細胞。
1,倡導健康營養飲食
體內過多的糖和脂肪會形成“糖毒”和“脂毒”,直接損傷胰島細胞。減少糖和脂肪的攝入,配合低碳、低脂、高蛋白、高纖維的全營養飲食,可以逐漸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島環境,活化胰島。
2.按時監控
定期規範監測血糖指標,根據血糖指標及時調整用藥、飲食和運動。
3.科學運動
研究表明,適當的有氧運動可以有效消耗餐後30分鐘至1小時的餐後血糖,運動20-30分鐘以上效果最好。運動時間不宜過長,超過50分鐘,雖然能降低血糖,但血液中脂肪酸的增加不利於病情。
此外,由於個體差異,最好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鍛煉,尤其是壹些合並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應按照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的原則,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進行。
4.營養幹預
由於內分泌失調、代謝紊亂等原因,糖尿病患者往往會出現多種功能障礙。如果不進行必要的營養補充,細胞會加速衰退,反之則有機會實現逆轉。
尤其是細胞生長所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必須得到充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