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容易脹氣?
高澱粉食物。
如土豆、紅薯、芋頭、南瓜等。,這些食物富含澱粉、糖和纖維素,與肉類同食後,會被腸道細菌充分發酵,產生大量硫化氫和氨氣。如果壹時無法排出,這些氣體就會在腸道內堆積,造成胃腸道脹氣。
豆子。
大豆中的碳水化合物有壹半是水蘇糖和棉子糖,是由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組成的支鏈雜糖,也稱大豆低聚糖。人體缺乏水蘇糖和棉子糖的水解酶,在腸道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產生氣體。另外,豆類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可以抑制體內的蛋白酶活性。如果攝入過多,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刺激胃腸道。
十字花科蔬菜。
例如,西蘭花、花椰菜、抱子甘藍和卷心菜含有棉子糖。由於人體缺乏分解棉子糖的酶,這種糖比其他種類的糖更難被人體吸收。當它被腸道吸收後,會產生氣體,引起脹氣。
乳糖不耐脹氣。
壹些不喝牛奶的成年人往往腸道內乳糖酶活性不足,大量食用乳制品可能會引起乳糖不耐受,表現為食用牛奶或其他乳制品後出現腹痛、腹脹、腹瀉等癥狀。這類人建議選擇酸奶或每天小劑量服用乳制品,待機體耐受乳制品後可增加食用量。
容易腹脹,粗糧怎麽吃?
1.補充壹點,循序漸進。
對於長期吃精米粉,剛開始吃粗糧的人,應該遵循“少量添加,逐步”的原則。即壹開始量要小,比如主食的1/10,然後逐漸加大量,給消化系統壹個適應時間。吃的頻率也要循序漸進,比如開始壹周三次,然後慢慢增加到每天吃。
2.粗糧經過精心培育、研磨、熬煮,直至變軟。
烹飪是影響食物消化率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對於粗糧的加工和食用。容易腹脹者可選擇增加蒸煮時間,以軟化纖維,滅活抗消化因子;也可以將粗糧磨碎後加入湯粥中,或加入面粉中制成粗糧饅頭、面包、面條等易消化的食物,以減少膳食纖維對腸道的刺激。
3.多種旋轉,粗細搭配。
吃主食的本質在於粗細搭配,少吃粗糧並不能起到預防慢性病等保健作用。但粗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和植酸,長期大量食用會影響人體對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降低免疫力。健康成年人食用主食總量的1/3為宜。主食中可以摻入粗糧,如在蒸飯中加入小米、糙米、綠豆或紅豆,在煮好的米粥中加入壹把燕麥,在磨好的豆漿中加入壹把紫米。這種厚薄結合,口感更好。而且最好不要集中吃壹種膳食纖維高的食物,而是要依次吃多種粗糧,如紅豆、燕麥、小米、紫米等。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粗糧質地粗糙,難以下咽。很多人會在粗糧中加入大量的糖、油、澱粉來改善口感,但這種加工方式會大大降低粗糧的營養價值。比如油炸饅頭,會吸入大量脂肪,同時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會流失。粗糧最健康的方式是蒸。可以將五谷雜糧和雜豆按3:1或2:1的比例混合,浸泡過夜,然後放入鍋中蒸10~20分鐘。蒸粗糧可以和大米混合煮成飯,也可以用壹些枸杞、核桃煮成粥。用豆漿機把粗糧打成米糊也是很好的做法,特別適合早餐和夜宵。
腹脹、行氣,中醫三法治。
中成藥
對於食積引起的腹脹,可服用保和丸,具有消食導滯、和胃的功效。對於濕引起的腹脹、氣滯,可服用木香順氣丸,能化濕健脾和胃。對於長期便秘、腹痛以及氣滯食滯證的中老年人,可以服用四磨湯,有非常好的順氣降逆、消積止痛的作用。
按摩。
“藥王”孫思邈曾在《千金要方》中說,揉腹百次,可治百病。搓腹的具體操作方法是:當雙手掌心相互按摩至掌心發熱時,立即放在肚臍上,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交替搓動整個腹部,共36次,以此類推3~5次。同時按摩足三裏、中脘、天樞穴各30次。此法每日1~2次,1周為1個療程。
飲食療法
1.取適量鮮桔皮或軟泡的幹桔皮,洗凈切絲,放入鋁鍋內,加入桔皮重量壹半左右的糖,加水至桔皮不被蓋,加熱煮沸,再用小火煮至殘液幹透,取出桔皮裝盤,再撒上桔皮重量壹半左右的糖拌勻,飯後食用。2.將白糖250克、香櫞粉10克、砂仁粉6克放入鋁鍋中,加水少許,用小火煨至粘稠,再加入香櫞粉、砂仁粉拌勻,繼續煨至絲狀不粘手。將糖倒入塗有食用油的瓷盤中,稍涼,切成塊狀,每天食用。
需要提醒的是,腹脹是壹種常見病,但不可忽視或忽略,因為它可能隱藏著器質性病變。使用上述方法壹段時間後,如果癥狀沒有緩解,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