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尿瘺的原因
由於難產和胎兒嵌頓,分娩延遲,使前穹窿、宮頸、膀胱底和膀胱三角或尿道長期受壓,組織缺血,繼而壞死,最後發生膀胱陰道瘺或尿道陰道瘺。
產後尿瘺的原因:
產傷是產後尿瘺的主要原因。產傷引起的尿瘺多為難產處理不當引起,包括壞死型和創傷型。
1.壞死性尿瘺:由於盆腔狹窄或頭盆不稱,產程過長,胎兒長時間壓迫陰道前壁、膀胱和尿道,造成產程延遲,造成缺血壞死,產生尿瘺,尤其是第二產程延長對尿瘺的形成影響最大。
2、創傷性尿瘺:由於產科助產或剖宮產操作不當,直接損傷所致。產科手術如果操作粗暴,使用的器械(產鉗、顱骨穿刺器、胎頭吸引器)會直接損傷陰道壁、膀胱和尿道。子宮破裂並發膀胱或輸尿管損傷或剖宮產切口撕裂使膀胱組織拉長,和/或縫合輸尿管或穿透膀胱壁,術中疏忽大意未處理導致尿瘺。
從尿瘺發生的時間來看,可分為兩種,壹種是產後立即發生,壹種是壹段時間後(壹般為7 ~ 10天)發生。前者是直接傷害造成的。
中醫病因病機
大多是因為難產、產程停滯、胎壓過大,導致氣血停滯時間過長而導致膀胱塌陷。、或不小心分娩、或直接損傷膀胱、膀胱衰竭、尿失禁。
產後尿瘺的癥狀
1.漏尿:開始漏尿的時間與尿瘺的原因密切相關。因分娩壓迫和術中組織剝離過多而引起的壞死性尿瘺,壹般在產後和術後3-7天開始漏尿。術後直接損傷的患者術後立即開始漏尿。膀胱陰道瘺通常不能控制排尿,尿液從陰道流出。尿道陰道瘺僅在膀胱充盈時漏尿;單側輸尿管陰道瘺仍可進入膀胱是因為健側尿液仍漏尿,仍自發排尿;膀胱內瘺很小或者瘺口曲折,可能某個位置不漏尿,換個位置就會漏尿。
2、外陰皮炎:由於長期尿液刺激的浸潤,外陰甚至臀部和大腿內側常出現皮炎,範圍較大。繼發感染後,患者感到外陰灼痛,行走不便。
3、尿路感染:尿頻、尿急、排尿困難。
4、閉經:很多患者長期閉經或月經稀少,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精神創傷有關。
產後尿瘺的診斷
根據漏尿癥狀、延期分娩史、難產手術或婦科手術史、婦科檢查,可以診斷陰道內是否存在尿瘺。診斷需要明確尿瘺的原因、瘺的性質、位置、大小和周圍組織。膀胱陰道瘺很常見,其他還有尿道陰道瘺和輸尿管陰道瘺。單純性尿瘺:膀胱陰道瘺< 3cm,尿道陰道瘺
尿瘺通常通過以下方法診斷:
1,婦科檢查
陰道檢查發現瘺管。
2.亞甲藍試驗
亞甲藍試驗將亞甲藍註入膀胱,藍色液體從陰道流出。目的是檢查膀胱陰道小瘺,多發性小瘺,或瘢痕內瘺,肉眼難以識別。或區分膀胱陰道瘺和輸尿管陰道瘺。
3.靛藍胭脂試驗
目的是診斷輸尿管瘺。凡經亞甲藍試驗無藍色液體從陰道流出者,可靜脈註射靛藍胭脂紅5ml,5分鐘後觀察是否有藍色液體從陰道流出,如有可診斷為輸尿管陰道瘺。該方法也可用於診斷陰道內先天性輸尿管口。
4.膀胱鏡和輸尿管鏡檢查
膀胱鏡下逆行插入輸尿管導管可檢查輸尿管陰道瘺。成功插入的壹般是健側。另壹方面,患側插入受阻,受阻部位為瘺口位置和距膀胱距離。如果膀胱陰道瘺與輸尿管陰道瘺並存,可通過膀胱鏡和輸尿管鏡確診。。
5.靜脈腎盂造影術
能了解腎功能、輸尿管通暢和瘺管情況。膀胱鏡檢查找不到輸尿管開口時也可以做靜脈腎盂造影(宮頸癌根治術後往往很難找到)。
6、腎圖
目的是了解腎功能和上尿路通暢情況,如輸尿管瘺引起的狹窄或梗阻,可導致腎功能不全或腎萎縮,腎功能喪失。
7.排泄性尿路造影。
產後尿瘺的治療
目前,尿瘺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由於瘺管的病因和情況不同,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先嘗試非手術治療,治療失敗後再進行手術治療。此外,不適合手術者應使用尿液收集器。
非手術治療
1.1周分娩或手術後膀胱陰道瘺:可經尿道置入大口徑導尿管,開放引流,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4-6周後,小的瘺管可能會愈合,較大的也可使其孔徑縮小。
2.術後1周輸尿管陰道瘺:如能在膀胱鏡下將輸尿管導管插入損傷輸尿管上方位置(不插入假道)並保留,2周後瘺孔可能自愈。
3.對於針頭大小的瘺管:可嘗試用硝酸銀燒灼,使新的傷口出現,然後瘺管可因組織增生粘連而閉合。
4.直徑為2-3毫米的膀胱陰道瘺:上皮化的瘺可通過電凝術或Nd: Y激光燒灼術破壞。保留導管並開放引流2-3周後,有望痊愈。
5、結核性膀胱陰道瘺:壹般不考慮手術,應以抗結核治療為主。經過半年到1年的治療,瘺管可能痊愈。只有經過充分治療仍未痊愈的,才可以考慮手術。
6.如果不能忍受經驗豐富的醫生反復修補失敗的復雜膀胱陰道瘺,可以使用尿液收集器,避免尿液溢出。
外科療法
尿瘺應該通過手術治療。為保證手術修復的成功,應給予術前評估和個體化治療。確定尿瘺的性質、部位和類型,選擇合適的手術時機。根據瘺的類型、性質、部位、大小選擇手術方式。原則是首選簡單手術,不可隨意擴大手術範圍和時間。防止感染。
1,手術時間的選擇:因為通常會失去當時修復的機會,所以最好在傷後3-5個月進行修復手術。此時傷口的炎癥已經基本消失,瘺口周圍的傷口已經完全愈合,手術容易成功。
另外,部分尿瘺由於瘺孔不大,有自愈的可能(壹般在2個月內)。陳舊性尿瘺壹般可在月經後壹周內,月經前10天修復。手術應在月經後3-5天進行,有利於傷口愈合。
2、手術方式的選擇:主要通過陰道修補術。高位瘺患者可經腹部(腹膜外或腹腔內)切開膀胱或在膀胱外修補,或經陰道、腹部聯合手術。
3.術前準備:目的是為手術創造有利條件,促進傷口愈合;
(1)控制炎癥,如皮炎和尿路感染。
⑵對於閉經患者,給予少量雌激素,促進陰道上皮增生增厚,有利於傷口愈合。
⑶瘢痕嚴重者,術前應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透明質酸酶或糜蛋白酶軟化瘢痕。
⑷術前尿培養和藥敏試驗便於術後抗生素的選擇和應用。
4.術後護理:術後護理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重要環節。
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根據瘺口的位置、大小和手術難易程度,采用導尿管或恥骨上膀胱造瘺術,以保證膀胱引流的持續和通暢。
多喝水,增加尿量,達到自沖膀胱的目的。每1-2小時記錄尿量1次。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導管堵塞,手術很容易失敗。導管壹般放置8-12天,太短影響傷口愈合,太長造成感染;保持大便通暢。
產後尿瘺的護理
加強產後尿瘺的護理。
1,註意保持兩個凳子通暢。尿瘺修復後,產婦在家休養時,應每天保持軟便,如有便秘,應服用通便藥物;
2.多喝水,勤排尿。如果泌尿系統感染,要吃消炎藥或者去醫院。
3.術後三個月內,必須避免體力勞動,尤其是增加腹壓的勞動;
4.3個月內必須禁止性生活。
產後尿瘺的預防
產傷是產後尿瘺的主要原因。
1.加強圍產期保健,不斷提高產科質量和婦科手術技術,大部分尿瘺是可以避免的。
2.加強孕婦保健,開展新的分娩方式,正確處理分娩,提高手術質量,可以避免生殖器官的損傷,大大減少外生殖器瘺的發生。
3.在我國,重點在農村,應加強三級婦幼保健網絡建設,努力提高女性保健人員的專業素質,加強孕婦系統化管理,大力推廣科學分娩,提高住院分娩率。要充分強調計劃生育,避免計劃外懷孕分娩。認真進行孕期檢查,盡早發現盆腔狹窄、畸形、胎位異常,及時糾正。如有異常,應提前入院待產。如果遇到難產,請盡快請有經驗的醫生處理或送有條件的醫院治療。
4.加強對產程的觀察,臨產晚者必須盡快查明原因並處理。第二產程不宜過度延長。壹般初產婦不超過3小時,經產婦不超過2小時。有明顯手術指征者,應盡早采取合適的手術。如果胎頭壓迫陰道時間過長,產後常規留置尿管對預防尿瘺是有好處的。
5.產科手術要謹慎細致。陰道壁必須用鋒利的工具或斷頭斷肢的骨頭碎片穿過陰道來保護。術後常規檢查生殖道和泌尿道之間有無損傷,如有立即修復。子宮下段橫切口剖宮產,應先置右、右子宮,避免切口撕裂。如有裂傷出血,宜先用卵圓鉗夾住出血處,再推子宮切口周圍組織,使切口兩邊緣清晰顯露,再縫合止血,以免縫合輸尿管造成瘺。如遇子宮破裂,縫合前應註意是否有膀胱損傷(難以辨認時,向膀胱內註入亞甲藍溶液),或膀胱損傷涉及輸尿管開口(必要時切開膀胱逆行輸尿管插管)。
6.治愈後有尿瘺者應行剖宮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