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尋常疣的黃金藥方是什麽?

尋常疣的黃金藥方是什麽?

尋常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皮膚病。中醫稱之為疥瘡、枯筋毒箭、疣,俗稱荊棘。

該病的臨床表現為圓形或多邊形增生性丘疹,從針葉到豌豆大。表面粗糙,角質化明顯,觸感堅硬,有膚色,灰黃色,汙褐色。壹般沒有意識癥狀,碰撞容易出血。常發生於手背、手指、足緣等。

根據發病部位的不同,疾病有不同的名稱。如果皮損發生在指甲周圍,稱為甲周疣。如果擴散到指甲上就叫甲下疣,影響指甲的生長,容易導致指甲開裂疼痛。那些發生在腳底的被稱為跖疣。

(1)內病除疣2號方來自《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由馬齒莧60g、蜂房9g、生薏苡仁30g、紫草15g組成。

功效:排毒去疣。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7天為1療程。

消疣4號方來自《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由當歸尾9克、赤芍、白芍9克、桃仁、紅花、牛膝、穿山甲9克、熟地12克、赤小豆15克組成。

功效:活血祛疣。

用法:每劑水煎兩次,加黃酒30克。早晚分開服用。五劑是1個療程,最多兩個療程。

方三復方馬齒莧合劑來自《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由馬齒莧60克、蜂房9克、大青葉15克、生薏苡仁30克組成。

清熱解毒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0劑。

《中醫皮膚科綱要》源頭方四治瘰湯,由桃仁、紅花、熟地黃、當歸尾、赤芍9克,川芎、白術、穿山甲、何首烏6克,板藍根、夏枯草15克組成。

功效平肝清熱,化瘀解毒。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第二個來源是《中醫外科實用驗方辭典》,由桑葉、菊花、黃芩、紫草、夏枯草、益母草、珍珠母、生蠔、赭石、板藍根組成。

功效平肝祛風,解毒活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劉禪優軟湯集安出自中醫皮膚科辨證論治,由生龍子(初炒)30g、炒薏苡仁、生赭石(初炒)30g、板藍根、金銀花、生龍牙(初炒)15g、茯苓皮、玄參12g、柴胡、桑枝12g組成。

效果是平肝軟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齊芳大清任意唐出自春秋醫學,1990: (3)

包括紫扇齒30克、生赭石30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生薏苡仁30克、馬齒莧15克、大青葉65438克、丹參65438克、赤芍9克、升麻9克。

平肝潛陽,解毒鏟疣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備註:第三次用湯劑沖洗患處。

方巴選生合劑來自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95: 19 (2)。

包括北沙參、北沙參、蟬蛻、蝴蝶、訶子等。

功效:滋陰潤肺,疏肝清熱。

制備方法為:將藥物切碎,煎煮,過濾,處理濾液,每瓶500毫升,滅菌。

用法:每次50毫升,每日3次,口服。

處方九的壹個來源是《張家口醫學院學報》,1995: 12 (4)。

磁石30克,赭石30克,生牡蠣30克,石決明12克,桃仁9克,紅花6克,地骨皮30克,山慈菇3克,板藍根12克,牛膝3克,白芍9克,金銀花9克,黃柏12克,穿山甲6克。

具有平肝柔肝、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藥渣加水300毫升,煎1小時,溫熱時浸泡患處30~40分鐘。

方時清肝易蓉湯由柴胡、川芎、角山梔子、木瓜各6克,茯苓、熟地黃、白術、炒白芍、當歸各9克,金銀花、板藍根、鉤藤、防風各65438±05克,薏苡仁、川貝母各30克組成。

清肝瀉火,祛風平疣之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氏壹歸少六味地黃丸(修改出處:中醫皮膚科診療)由熟地黃、茯苓、當歸、白芍、牡丹皮65438±00g,山藥、山茱萸、桑椹、何首烏65438±05g,貫眾、柴胡、桑椹6g,石決明、薏苡仁30g組成。

滋腎水、平肝鏟疣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氏子蘭方來源於中醫皮膚科診療,由馬齒莧60g、板藍根30g、大青葉30g、生薏苡仁15g、紫草、赤芍、紅花組成。

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結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施思桃紅湯來源於中醫皮膚病診療,由磁石30g、生牡蠣30g、赭石30g、珍珠母30g、桃仁10g、紅花10g、陳皮60g組成。

有平肝散結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十四四驅疣湯來源於中醫皮膚科的診療,由大青葉、馬齒莧各15g,赤芍、牡丹皮、防風、制三棱、穿山甲各10g,生薏苡仁30g,郁金6g組成。

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結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二)祛疣湯外治法來自貴陽中醫學院學報,1996: 18 (3)

木賊30克,香附30克。

具有疏風清熱、解郁散結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先煙後洗,每日1次,每次30分鐘,每劑3次,6次* * *。洗6個月不脫落者,加板藍根30g,苦參30g,為第二療程。

方二香水木洗液來源於中醫皮膚病的診治,由木賊、香附、地膚子各30克,細辛各9克組成。

祛風止癢,柔膚除疣的功效。

方法:加水約1000 ml,煮沸去渣備用。

用法外用擦疣體。

藥方3:皮膚病中醫診療源由木賊30g,香附45g,陳皮15g組成。

祛風除疣功效。

方法是將藥物加水500毫升左右,水煎。

用法外洗,每日2~3次,1劑量可洗3天,壹般2~3劑有效。

方子4:方子2來源於中醫皮膚病診療,由馬齒莧30g,蒼術、蜂房、白芷、陳皮15g,阿莎麗10g,苦參12g,蛇床子12g組成。

功效:清熱燥濕,解毒。

用煎湯、外洗或濕敷。每天1 ~ 2次,每次15 ~ 30分鐘。

方劑三源五:中醫皮膚科診療由木賊、磁石各15g,山豆根、香附各10g組成。

清熱解毒,平肝潛陽之功效。

用法:煎汁,外洗,每日兩次。

處方6和處方4來自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誌,2000: 3 (2)

由木賊30克、烏梅30克、大青葉30克、板藍根30克、紫草30克、香附30克、夏枯草30克、生薏苡仁30克、敗醬草30克、當歸15克、紅花15克、桃仁15克組成。

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結的功效。

用法用水浸泡清洗患處,不斷搓疣,每次30分鐘左右,6~7劑為1個療程。

齊芳方五源,中醫外治法雜誌,2003;12(6)

它由白胡椒30克、五倍子20克、薄荷冰5克組成。

具有滲透和驅散致病毒素的功效。

制備方法是將藥物研成細粉,過100目篩,混合均勻,密封備用。

用法:先將少許藥粉抹在皮疹上,用手搓幾分鐘,然後將藥粉與醋混合,敷在皮疹上,每日數次。

處方八芒硝、明礬洗藥來源為《中醫實用外科》,由芒硝12g、硼砂9g、明礬9g組成。

功效:消炎、止癢、收斂、去疣。

用法:用開水沖洗後,趁熱浸泡患處。

方九散淩霄油湯來源於湖南中醫藥導報,2003: 9 (2)

包括莪術、黃柏、卷柏、大青葉、桃仁、山豆根、三棱、薏苡仁、白花蛇舌草、百部、蒲公英、露蜂房、馬齒莧、磁石、明礬、生牡蠣等。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用法水煎取汁,趁熱浸泡,每次30分鐘,每日2次,15天為1療程。

方氏祛油洗液來源於實用中醫雜誌,2003: 19 (7)。

由木賊、大青葉、馬齒莧各30克,桃仁、紅花各20克組成。

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混合均勻,粉碎成粗粉,裝入紗布袋中。

用法:用2 ml開水浸泡患處,每日兩次,每次30分鐘,連續7天。同時將聚肌細胞註射液2 mg和鹽酸利多卡因註射液40 mg混合後註入疣基,每支0.5 ~ 1 ml。如果沒有痊愈,7天後註射1次。

《防蝕壹千金散》出自《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由乳香、沒藥、輕粉、朱砂、白信、赤石脂、五倍子、醋制含石蛇、雄黃組成,每味15g。

功效腐敗壞肉。

方法* * *研成細粉,裝瓶備用。

用法:用涼開水將藥粉敷於患處,外用紗布、膠帶固定。每3天換1次。

處方12半夏散出自《朱仁康臨床經驗集》,構成生半夏。

功效腐敗壞肉。

用法:將半夏研磨成粉,加少許糖,用涼開水調至疣頂混淆。三天吃壹次藥,逐漸脫落。

防石散骨碎補酊來源於《中醫外治法雜誌》,1996: 5 (4)。

骨碎補的成分10g。

功效:養肝、柔筋、破血、止血、止痛、蝕肉。

方法:將骨碎補研成粗粉,放入200 ml裝有75%酒精的瓶中,密封浸泡1周,每日搖勻三次,1周後過濾。

使用方法:用骨碎補酊浸泡過的幹棉球擦拭疣體,然後用無菌針挑起疣體至疣體基部底部,消滅疣體,用棉球覆蓋疣體,再用比棉球大2厘米左右的膠帶固定。第二天更換時切掉腐蝕的疣組織後,第壹天同樣處理,壹天更換1次,壹般5~7次即可治愈。

處方14鴉膽子油來自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由30g鴉膽子組成。

功效腐蝕疣。

方法:將鴉膽子去殼,取仁,搗碎,放入瓶中,加入乙醚,將藥物稍灑,2小時後,將上層浮油倒入平底玻璃皿中,待乙醚揮發後,得鴉膽子油,裝入小瓶備用。

用法:用牙簽挑壹點油,抹在尋常疣上。不要接觸正常皮膚,以免凹陷。

  • 上一篇:描寫失眠的古詩
  • 下一篇:五六歲男孩早上打嗝是怎麽回事?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