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原則: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能滿足施工需要。
2.混凝土強度能滿足設計要求。
3、混凝土應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4.在滿足上述要求的情況下,盡量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混凝土是壹種非均質的三相體,即固體、液體和氣體。兩種接觸面稱為界面,混凝土中界面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它對混凝土的性能有不良影響。混凝土拌合物中三相的體積大致如下:固相占總體積的73%~84%,液相占15%~22%,氣相占1%~5%。
三相的體積不是常數。在建築後的凝固硬化過程中,三相的體積會不斷變化,但終凝後變化減小,說明總體積和液相在減少,而氣相在增加,主要是固相對液相的流失、蒸發和吸收。另外,三相的體積也會隨著環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三相體積的變化是混凝土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之壹,尤其是在混凝土終凝前(即伴隨收縮、幹縮等引起的裂縫。),但如果澆築後及時采取有效的養護措施,可以取得明顯的防治效果。
擴展數據
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的試拌、調整和確定應符合下列要求:
1.混凝土試配時應采用工程實際使用的原材料,每盤混凝土的最小攪拌量不應小於25L。
2、試配時,應先試拌,先檢查混合料自密實性能的必須控制指標,再檢查混合料自密實性能的可選指標。當試拌得到的混合料的自密實性能達不到要求時,應在水膠比不變、膠凝材料和外加劑用量合理的原則下,調整膠凝材料、外加劑或砂的體積分數,直至滿足要求。
3.混凝土強度試驗至少應采用三種不同的配合比。當采用不同配合比時,其中壹個應為本規程第5.2.2條第二款確定的基準配合比,另外兩個配合比的水膠比應分別比基準配合比增加和減少0.02;用水量與基準配合比相同,砂的體積分數可分別增加或減少65438±0%。
4.制作混凝土強度試件時,應驗證混合料的自密實性能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其結果代表相應配合比的混凝土混合料的性能指標。
5.混凝土強度試驗時,每種配合比至少應制作壹組試件。當標準養護達到28d或設計要求的齡期時,應進行試壓,可同時制作幾組試件。
根據《混凝土強度早期推定試驗方法》標準(JGJ/T 15),混凝土強度早期推定用於調整配合比,但最終應滿足標準養護28d或設計規定齡期的強度要求。如果有耐久性要求,還應測試相應的耐久性指標。
6、應根據試驗結果調整基準配合比。
7.對於有特殊應用條件的工程,宜采用確定的配合比進行模擬試驗,以檢驗設計配合比是否滿足工程應用條件。
百度百科-混凝土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