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有積液怎麽辦?中耳積液主要是咽鼓管阻塞引起的。耳咽管是連接中耳腔和鼻咽的通氣管道。2 ~ 5歲的孩子咽鼓管短而扁平,靠近鼻咽部開口處有較大的淋巴組織,容易堵塞咽鼓管。因此,只要有感冒、急性鼻炎、鼻竇炎等。,很容易引起急性中耳炎。
發現絕大多數的兒童中耳積液都有自然恢復的現象,所以只有少數兒童會出現壹年以上或壹年以上的中耳積液。絕大多數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前,沒有中耳炎發作或中耳積液。
換句話說,中耳積液只是急性中耳炎後自然恢復的壹個過程。大部分不需要任何治療。3個月內,中耳積液會被人體自動吸收消失,對健康沒有太大影響,不用太擔心。
如果孩子只有中耳積液,沒有其他癥狀,可以建議先隨訪,即每1個月或1個半月,做壹次1耳鏡檢查;追蹤期間,應改善家庭環境,如盡量避免接觸環境中的香煙;減少奶嘴的使用;不要躺下來餵奶或哺乳。
經過1.5個月的隨訪,中耳積液的情況沒有好轉,可以考慮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療,評估聽力情況。如果3個月後中耳積液依然存在,建議做聽力檢查。如果確定對聽力沒有影響,可以繼續觀察,或者服用抗生素,配合改善家庭環境來幫助孩子。
當發現孩子聽力已經受損,達到20分貝以上時,應使用抗生素或做耳膜切開術,放置引流管進行治療。
中耳炎的偏方是1。取豬膽壹個,達尼片20分,明礬適量,香油適量。
制作方法:先將豬膽打碎,取出膽汁,然後將達尼片磨成細粉,最後將明礬煮熟,磨成細粉。將達尼片細粉與膽汁混合,加入明礬粉,攪拌成搟面用的面耳樣,晾幹,研磨,過篩,裝瓶備用。
處理方法:在小酒杯中加入5-6滴香油,加入藥粉,用火柴棍攪拌成稠糊狀。將兩滴雙氧水滴入患者耳洞內消毒,然後用火柴棍將藥貼蘸入患者耳底3-4滴,每天兩次,連續4天。過幾天滴兩次,就好了。適應癥為化膿性中耳炎和壹般性中耳炎。
2.中醫外治法。紅棉散處方:麝香、枯礬、幹胭脂、爐甘石、片腦等珍貴地道藥材。
適應癥:止癢止痛。主治:耳聾、膿、痛、紅、水黃。藥物的組成是根據調和氣血,益氣復脈的原則來治療中耳炎。選藥精細,配伍準確,效果十分顯著。
精彩推薦:
兒童營養食譜
中耳炎的癥狀和治療
矯正視力
喉嚨癢咳嗽怎麽辦?
寶寶口腔潰瘍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