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腹腔的劃分
腹腔位於膈肌和盆腔之間。它前面與橫膈膜相鄰,後面以盆腔入口為界。後面是13胸椎(牛、羊、狗、貓)或18胸椎(馬、驢、騾)和膈腰。側界和腹底壁是腹肌和第8 ~ 65438+。臨床上,為了描述器官和手術切口在腹腔內的位置,常常將腹腔分為許多區域,大型動物腹腔分為10個區域,小型動物腹腔分為5個區域。
二、腹壁肌肉分層
腹壁大部分由皮膚、肌肉、腱膜等軟組織組成。從外到內依次是:皮膚-腹黃筋膜-外斜肌-內斜肌-腹直肌-腹橫肌-腹膜外脂肪和腹膜。
第三,腹部中線
腹部中線是劍突軟骨的前肌腱沿腹部中線的壹條纖維縫線,由兩側腹斜肌和腹橫肌的腱膜在腹部中線處結合而成。兩塊腹直肌位於腹線兩側。最後,肋骨垂直於腹線,從胸骨到恥骨的交點(馬和牛)或三分之二的路徑就是臍孔的位置(狗)。腹線分為前臍部分和後臍部分。臍前腹直肌鞘發達,臍後腹直肌鞘變窄,犬貓幾乎消失。在肥胖動物中,腹部線條被厚厚的脂肪層緊緊覆蓋。
四、鐮狀韌帶
它是從臍部到膈肌的腹膜皺襞,附著在肝臟的左內葉和方葉之間,上面附著了大量的脂肪。
幼犬和幼貓的鐮狀韌帶遊離緣較厚,較厚的部分稱為肝圓韌帶。成年犬的肝圓韌帶完全消失,僅在膈肌和臍之間保留鐮狀韌帶(圖10-2-04)。臍前中線切口,鐮狀韌帶阻斷了手術進入腹腔的通路,切除後可進行腹部手術。
大網膜
牛羊的網膜分為兩層,淺層起於瘤胃左側縱溝,繞過瘤胃腹囊,向右上,覆蓋網膜深層,再向前,止於十二指腸第二部分(髂彎)和皺胃彎。深層始於瘤胃右縱溝向下,繞過腸袢至其右側,被網膜淺層覆蓋,止於十二指腸內層。
深網膜和淺網膜在瘤胃後溝、十二指腸第二部分和結腸始端相互吻合,兩層之間的空腔稱為網膜腔。結腸、空腸、回腸和盲腸的環位於網膜和瘤胃之間,這個間隙稱為網膜上隱窩。瘤胃後溝與瘤胃吻合口之間的深淺網膜開口,稱為網膜上隱窩之間的開口。
狗的大網膜附著在胃大彎上,沿腹腔底壁向後延伸,稱為淺層,在盆腔入口處轉向後側,再沿淺層背面向前延伸,稱為深層,止於腹腔後側壁。網膜被捆綁並且是自由的。除左側降結腸、右側十二指腸降部和後魚眼膀胱未被大網膜覆蓋外,腹腔內其他腸管均被大網膜覆蓋。網膜可以用來修復器官。
網膜孔位於肝尾狀葉後內側,十二指腸屈曲和正中矢狀面的右側,開口在背側方向。後腔靜脈在網膜孔的背面,門靜脈在腹面。手指伸進大網膜孔就能摸到門靜脈。當肝臟出現危及生命的出血時,可以用手指按壓門靜脈,暫時阻斷肝臟出血。
馬的大網膜附著在胃大彎、十二指腸始端、大結腸和小結腸始端,形成網膜囊,遊離於腹腔內。網膜孔位於肝臟的腹側表面和門的背側。可沿尾狀葉從右向左插入孔內。孔口長約65438±00厘米,寬約2~3厘米。
六、腹部血液供應
前腹的血管來自肋間動脈和前腹動脈。肋間動脈分布於腹橫肌、腹斜肌、皮肌和皮膚。腹壁前動脈是胸廓內動脈的延續,在肋弓和劍突軟骨交界處出胸,在腹直肌外側向後,其末端與腹壁後動脈吻合,動脈伴有同名靜脈。
腹部的血供來自肋間動脈、旋髂深動脈和腹前、後動脈。旋髂深動脈是髂外動脈的壹個分支,以髖結節下緣為界分為前支和後支。
腹壁後動脈來自髂外動脈的前恥動脈,沿腹直肌外側緣前行,在臍部與腹壁前動脈吻合。
腹部皮下動脈來自恥骨前動脈的陰部外動脈,在腹部黃膜表面上前進,在臍部與胸廓內、外動、靜脈吻合。
七、腹壁的神經分布
大型動物的腹壁中有三對神經:
(1)最後肋間神經是最後壹根胸神經的腹側支,沿最後壹根肋骨後緣向下延伸,穿過第壹腰椎橫突末端的腹側,分為深支和淺支。淺支穿過腹橫肌表面,穿過腹外斜肌分布於腹脅部皮膚,深支沿腹內斜肌深面下行,最後到達腹直肌。
(2)髂下腹神經(第壹腰神經的腹側支)斜向後穿過第二腰椎橫突的腹側端;牛經過第二腰椎橫突的腹側和第三腰椎橫突末端的側緣。淺支沿腹橫肌外側向後延伸,穿過腹內斜肌和腹外斜肌,分布於上二肌和腹側壁的皮膚內。深支到達腹直肌。
(3)髂腹股溝神經(第二腰神經的腹側支)在馬的第三腰椎橫突末端的腹側;牛經過第四腰椎橫突末端的側緣,分為深支和淺支。淺支分布於膝外皮膚和髖結以下皮膚;至橫腹肌和斜腹肌的深支;
狗的腹部神經由最後壹根胸神經的腹部支、髂前下神經、髂後下神經和髂腹股溝神經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