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位於脊柱後靠近腰部的左右部位。腎痛是指腰部和腎臟區域疼痛的不適癥狀,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感染、囊腫、結石和疲勞。發現腎臟疼痛後,要尋找原因,防止因粗心大意導致原有病情惡化。
感染引起的腎痛最常見的病原體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菌可從血液的其他部位進入腎臟,如癤、疼痛、膿腫、感染傷口、上呼吸道感染、腎鄰近組織感染等。在初期,病變僅限於在腎皮質形成多個微小膿腫,然後可聚集成多房性膿腫。有的患者可以從小膿腫合並成大膿腫,會變成腎痛。晚期少數靠近皮質的腎痛患者可突破包膜,發展為腎周膿腫。腎盞附近的膿腫可穿孔引流至腎盂,故尿中可見細菌。
其他原因,如囊腫和結石,也會引起腎臟疼痛。通常,輸尿管結石會使人感到劇烈疼痛。腎囊腫和各種類型的腎炎也可因腎間質損害而引起腎痛;長時間坐在坐姿或長時間行走後,也會感到腎臟酸痛、脹痛。
腎痛怎麽診斷?診斷腎痛的意義是什麽?
腎臟疼痛早期可能無癥狀,原發感染病竈可能已被忽視。後期會出現腎臟疼痛,突然發病,並伴有寒戰、高熱、食欲不振等菌血癥或毒血癥表現。患側可有腎部疼痛、壓痛、壓痛,有時因腰痛影響腿部不適,可觸及腎臟腫大、腰部肌肉緊張。
關於腎痛的診斷,有感染病竈史,如上呼吸道感染、癤、膿腫、傷口等。高熱、寒戰、菌血癥表現、腰痛、腰部壓痛、叩擊痛、可觸及腎臟腫大,輔以尿血檢查、b超、CT檢查可確診。
同時,相關的輔助檢查也可以幫助患者進行診斷,如白細胞增多、分葉核細胞、血細菌培養陽性等;尿中可有膿細胞,尿培養有細菌生長,尿沈渣塗片染色可發現細菌;
腹部x線平片示患腎增大,腎影模糊。靜脈尿路造影顯示病變區腎盞受壓變形;b超顯示膿腫輪廓不規則,膿腫為低回聲區。腎臟CT掃描顯示圓形無血區,CT值介於囊腫和腫瘤之間。
如何治療不同類型的腎絞痛?
1,感染引起的腎臟疼痛:
感染引起的腎臟疼痛,壹般可以在確診後用足量的抗生素治療,如青黴素、羧芐青黴素、頭孢菌素等。確診後早期引流可以緩解全身癥狀,減少患者消耗。如果腎痛引流不暢,並發腎膿腫,就要做腎切除術。應進行腎周切開引流。
2.疲勞引起的腎臟疼痛:
很多患者的腎痛表現為腰疼。腰痛最常見的原因是腎絞痛、腰肌勞損和腰椎骨質增生,胃炎也會涉及腰痛。此時患者要註意休息,減少劇烈運動,進行恢復性治療和療養。
3、腎結石、腎囊腫等腎臟疾病:
腎臟疼痛最常見的原因是腎結石。其次是腎囊腫和各種類型的腎炎。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患者可以去醫院檢查壹下腎臟的b超,看看有沒有腎結石、囊腫等疾病,然後查壹下尿常規,看看有沒有腎臟疾病。當然,腎痛患者如果檢查後發現異常情況,也要抓緊時間進行系統的治療。由於腎臟有很強的代償能力,腎病早期往往沒有任何癥狀,或者僅僅表現為腰痛或腎痛,容易被大家忽視,從而導致腎病患者在終末期病情嚴重時才想到治療,此時已經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楊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