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染者分房居住。
。有老人、小孩、孕婦等弱勢群體。建議感染者獨居,也可以自願選擇集中隔離治療。如需居家隔離,應盡可能選擇通風良好的房間作為隔離室,非必要不要出屋。如果居家隔離人員使用獨立衛生間,每天消毒1次;如果用的是普通馬桶,沖水前要蓋好,接觸部位用酒精噴劑或84消毒液消毒。
2.其他成員應避免與感染者接觸。
,居家隔離人員不必外出,不接受探視。其他家庭成員應避免與家中被隔離的人直接接觸。如果必須接觸,雙方都要戴口罩。妳可以在隔離室外面放壹個長椅。準備好三餐後,健康的家屬戴上口罩和手套,以非接觸的方式送入隔離室。收集餐具時,對住戶隔離人員接觸的區域進行消毒。居家隔離人員使用的餐具應當單獨清洗消毒。
3、不共用生活用品
。居家隔離應配備口罩、壹次性手套、消毒劑、抗原試劑等防疫材料,並準備多個體溫計,分別供感染者和健康成員使用。各房間應獨立關門開窗通風,房間每天早晚至少通風1次,每次30分鐘以上。機械通風,如排氣扇,不適用於自然通風。家庭使用帶蓋的垃圾桶,或覆蓋現有的垃圾桶。感染者使用的紙巾、口罩、壹次性手套等生活垃圾裝入塑料袋,紮緊,噴灑消毒,然後扔入專用垃圾箱。
4、做好家庭消毒工作
。居家隔離人員日常可能接觸的物品表面及其使用的毛巾、衣物、被子等應及時清洗消毒,個人物品應單獨放置。用有效氯消毒劑擦拭物品表面,30分鐘後用清水洗凈。當毛巾、衣服、被子等。需要清洗的,用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或者煮沸15分鐘後再照常清洗。隨時對感染者的唾液、痰液等被汙染的物品進行消毒。
5.協助家庭成員進行健康監測。
。共同居住的居民督促家中的隔離人員每天早晚各進行1次的測溫和自我健康監測,同時也要每天自行測溫,關註自身健康狀況。發現居家隔離人員呼吸困難或氣短,經藥物治療後體溫持續3天以上38.5℃以上,或原有基礎疾病加重。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采用自駕車和120救護車的方式將患者轉運至定點醫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