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珍肴”。竹筍是中國的傳統美食,有著悠久的食用和栽培歷史。《詩經》中有“加豆筍魚”“何為聲,唯筍普”等詩句,說明人們吃筍已有2500年至3000年的歷史。
中醫認為竹筍味甘,微寒,無毒。醫學上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口渴、利水道、益膈、清胃的功效。竹筍的脂肪、糖分和纖維含量也很低。吃竹筍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消食化滯,防止便秘,還能預防大腸癌。
藥用價值
竹筍味甘,性微寒,入胃、肺經。
具有滋陰涼血、和中潤腸、清熱化痰、止渴除煩、清熱益氣、宣通膈、潤腸通便、解毒透疹、養肝明目、消食開胃、健脾、通便、通便、祛痰、除油膩、解酒的功效。
其可用於治療食欲不振、食欲不振、腹脹胸悶、便秘、痰涎壅滯、肥胖、醉酒、惡心。
備註:我國竹類植物有250多種,大部分可作為筍用。竹亞科、竹類、毛竹等的嫩枝。又名筍芽、竹芽、竹筍。按來源分,有苦筍、光筍、毛筍。主要在季節上,有冬筍、春筍、鞭筍等。分布於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在它被獲得之後,它被去殼以供新鮮使用,或者被加工(幹燥、浸泡)並儲存以備後用。
性味:甘,微苦,性寒。可化痰降氣,清熱除煩,促進排便。
參考:含有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鈣、磷、鐵、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1.b2.c。
用法:用於熱痰咳嗽,對胸膈不利;心胃熱,煩躁口渴;小便不好,大便不好。
用法:涼拌,熟食,或油炸食品。
註:贊寧《竹筍》曰:“竹筍雖甘,滑利大腸,不益脾。”因此,它不是有益的。
幾種民間療法
涼拌鮮筍:鮮嫩竹筍60克,煮熟切片,拌生姜(切成細粒)、香油或熟食油、醋、鹽。
本方以鮮筍清熱化痰降氣,生姜化痰止咳。可用於治療痰熱咳嗽、胸痹咳嗽。
2.鮮筍粥:鮮筍60克,煮熟切片,粳米50~100克,加適量水煮成粥,用豬肥和鹽調味。
這個食譜專門做竹筍滑大腸。可用於大腸內熱引起的便秘。
炒竹筍
原料:鮮竹筍100g,植物油,鹽。
制法:將鮮筍切片,用開水焯壹會兒,撈起,用清水浸泡,用植物油煸炒,用適量鹽調味。
用法:隨餐食用。
功效:清熱化痰,寧心安神。適用於痰熱、發熱頭痛、痰多、腹腔脹氣、孕期頭暈等引起的小兒驚風癲癇。
為了大眾
壹般人群都可以吃。
肥胖和習慣性便秘的人特別適合。
胃潰瘍、胃出血、腎炎、肝硬化、腸炎、尿路結石、低鈣血癥、骨質疏松、佝僂病患者不宜多吃。
食用指南
編輯
摘要
壹年四季都能找到竹筍,但只有竹筍和冬筍的味道最好。烹飪時,無論是涼拌、炒菜還是煮湯,都鮮香四溢,是人們喜愛的菜肴之壹。竹筍是竹竿的雛形。在縱剖面中,可以看到中間有許多橫隔板,周圍是粗大的竹筍,竹筍用竹籃包裹著。竹筍肉、隔膜和竹筍的嫩部都可以吃。
毛竹出筍後3 ~ 6年,冬季可挖筍,清明節前後收筍。早竹的竹筍品質優於毛竹。在種植麻竹和毛竹兩年後收獲竹筍。采收期為4月~ 165438+10月,收獲期為7月~ 8月。最佳采收時間是竹筍的筍頭剛從土面冒出來時,來不及采收,富含纖維,味苦。竹筍又名玉蘭花片,壹年中冬春夏三季皆可食用。
鮮筍含水量高,竹筍含水量90%,冬筍含水量85%。它們是鮮嫩的食物,不耐儲存和長途運輸。作為壹種蔬菜,壹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味道清香可口,被視為菜肴中的珍品。竹筍不能生吃。單獨煮的時候又苦又難吃,但是肉炒竹筍特別好吃。竹筍可以用來煲湯或烹飪,可以做出許多美味的菜肴。如筍子鯽魚湯、筍子叉燒、筍子煮飯粥、筍子做成筍幹、玉蘭花片、罐頭等。
烹飪準備
竹筍適合煎、烤、拌、炒,也可做配料或餡料。
壹年四季都能找到竹筍,但只有竹筍和冬筍的味道最好。做菜的時候,無論是涼拌、炒菜還是煮湯,都是鮮嫩的。食用前用開水焯壹下,去除竹筍中的草酸。
竹筍可以生吃,也可以加工成幹品或罐頭。
筍尖附近的地方要順切,下部要橫切,這樣不僅容易熟爛,味道也更好。
新鮮竹筍儲存時不要剝皮,否則會失去香味。
合適的黃金搭配:
竹筍
√竹筍+腎臟=補腎利尿
√竹筍+雞肉=低脂、低糖、低纖維,適合肥胖者食用。
√竹筍+豬肉=降血糖
和火腿培根壹起燉,味道更鮮美。
√竹筍+雞蛋=維持皮膚和消化系統的健康。
√竹筍和牡蠣=促進傷口愈合,預防感冒[2]?
相互克制的禁忌搭配:
×竹筍+羊肝=營養價值降低。
×竹筍+紅糖=易形成有害物質。
×竹筍+墨魚=減少鈣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