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中醫治療咽喉疾病的常用藥對

中醫治療咽喉疾病的常用藥對

蟬,胖大海

蟬蛻清淡,善涼散風熱,潤喉;胖大海能開肺氣,清痰清熱,益肺止咳。二者味甘,性寒,入肺經,是臨床開聲的重要藥物。該藥常用於治療慢性喉炎、咽喉腫痛等疾病,表現為咽痛不利、喉癢、咳嗽聲嘶、喉肌膜增厚等。

浙貝母和夏枯草

浙貝母屬肺經,善化痰熱;夏枯草屬肝膽經,長於行氣。兩味藥都是苦寒,能止瀉,但辛能散結,所以都是寒涼,散結配對,協同作用。該藥可治療慢性喉炎、喉部腫瘤、聲帶息肉等。主要癥狀有咽部異物感、腫痛、黏膜增厚、聲帶增生等。

沙參、玄參

沙參沙參浮性輕,多入上焦以清肺火,養肺陰液;玄參潤血,味鹹而堅,強腎水控浮火,清上瀉下,降火養陰,生津止渴。兩藥均寒入肺腎經,治慢性喉炎、慢性喉炎肺腎陰虛證。主要臨床表現為咽幹、腫痛帶痰、嘔吐、長期聲嘶,伴有大便幹燥、口渴、舌質幹燥。

桔梗甘草

東漢張仲景用桔梗甘草橘梗湯治療少陰咽喉痛。桔梗為分氣藥,味苦、辛、平,入肺、胃經,能開肺氣、化痰利咽、消腫排膿;甘草味甘,入心、肺、脾、胃經,能清陰經熱毒,和中止痛。常用於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咽喉咳嗽、肺炎等癥,如風熱壅肺、風寒濕阻肺,或普通寒熱中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喉炎咳嗽等。

木蝴蝶,牛蒡

木蝴蝶又名千張紙,性苦、甘、涼,歸肺、肝、胃經。具有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的功效,其上升性能祛氣,清肺、肝、胃熱。牛蒡,辛、苦、寒,入肺、胃經,有疏風清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之功。兩藥合用,清熱不傷陰,能清肺、肝、胃、大腸經實火,對實火沿經絡襲喉引起的咳嗽、喉炎、聲音嘶啞有較好療效。

玄參、麥冬

玄參入肺、胃、腎經,味苦鹹,微寒。甘、苦能轉陰清熱,鹹能入腎。清代名醫張錫純說,其味甜多於苦,不會傷脾胃。麥冬微甘、微苦、微寒,能益胃生津、清心潤肺、止咳;兩味藥合用,可清金、補水、養陰、潤燥、利咽。

半夏厚樸

半夏厚樸出自張仲景治療梅核氣的半夏厚樸湯,均為祛濕化痰降氣的重要藥物。半夏辛溫,歸脾、肺、胃經,長於祛濕化痰和胃;厚樸為氣藥,味苦、辛、溫,入肺、脾、胃、大腸經,善運脾燥濕消痞。兩藥合用,可減輕不良反應,散結,治療痰濕阻絡或痰阻咽喉見咽喉異物感引起的咳嗽,或氣沖咽喉引起的咳嗽。

  • 上一篇:鄧麗君死後的屍檢照片和絕密第壹次是怎麽爆出來的
  • 下一篇:請問白發吃什麽能變黑?能解決什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