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新陳代謝慢,死細胞多,新細胞少,皮膚彈性差,容易腳裂。
2.代謝障礙
部分女性生育後,造成代謝紊亂,形成皸裂足。
3.皮膚病
遺傳性角化皮膚病(如魚鱗病)和角蛋白代謝異常的疾病(如慢性濕疹)引起足裂。
4.黴菌感染
糜爛型腳氣,趾間脫皮後經常開裂,屬於濕性腳氣,可以外用殺菌劑治療。本文討論的是常規皮膚的幹足裂,角化型腳氣屬於幹足,其癥狀為足跟和足部劈裂。
5.營養因素
缺乏維生素A和維生素E會導致腳開裂。
6.天氣原因
在寒冷的天氣裏,血液循環不暢,皮膚彈性降低,容易引起腳裂。裂腳的傳統療法包括貼膏藥;套塑料袋或保鮮膜;塗抹紅黴素軟膏、凡士林軟膏等。首先要判斷足部是否被真菌感染,傳統的角化型腳氣的方法是無效的。
擴展數據
這種病如果冬季保護得當,是可以治愈的。裂縫壹旦形成,就很難治療。
1,保持手腳皮膚清潔幹燥,冬季外出使用油脂保護,加強保暖。
2、如足癬、濕疹、魚鱗病,應同時治療。
3.外用1%尿囊素霜可去角質,刺激上皮增生,減輕或緩解疼痛。
4、外用愈合膏、甘油搽劑、15%尿素軟膏等藥物。如果皸裂到出血、灼痛的程度,宜用熱水浸泡患處使皮膚濕潤,用刀片將角質過厚的地方削薄,然後外敷藥物。
百度百科-手腳皸裂
百度百科-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