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便秘疾病有:
痔瘡、肛裂、肛周膿腫、潰瘍、直腸炎、大量腹水、膈肌麻痹、系統性硬化癥、肌營養不良、結腸良性和惡性腫瘤、克羅恩病、先天性巨結腸、腸粘連、腸扭轉、腸套疊、尿毒癥、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腦血管意外、截癱、多發性硬化癥和皮肌炎。
便秘表現為:
急性便秘患者常有腹痛、腹脹,甚至惡心嘔吐,多見於各種原因的腸梗阻;慢性便秘沒有特殊表現。部分患者主訴口苦、食欲不振、腹脹、小腹不適或頭暈、頭痛、乏力等神經系統癥狀,但壹般不嚴重。排出的糞便硬如羊糞,排便時可有左腹部或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和墜脹感,左下腹部常可觸及痙攣性S型的結腸。排便嚴重困難的人,由於痔瘡、肛裂加重,可能會出現便血或血便,患者也會緊張、焦慮。慢性習慣性便秘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尤其是產褥期女性,可能與腸道肌肉、腹肌、盆底肌張力下降有關。
便秘的人應該註意什麽?
1.緩解患者的心理焦慮和恐懼,安慰和鼓勵他們,樹立他們康復的信心。
2、多喝白開水,每天早上喝壹杯溫開水潤腸。如果沒有禁忌,每天至少要攝入2000ml的液體。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小麥、豆類、蔬菜、水果等。
3.觀察病人的排便狀況,糞便的性質和數量,積極尋找便秘的原因。
4.指導患者做適當的活動,如腹部按摩、腹肌鍛煉、肛提肌仰臥起坐等。
5、培養定時排便的習慣,即使無意排便,也要堅持定時如廁10 ~ 20分鐘,時間長了就能建立定時排便的習慣。
6、其他對癥治療,如局部(腹部)熱敷、應用瀉藥、灌腸、栓劑及徒手排便等都有助於緩解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