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發燒不要吃退燒藥
對於中暑引起的發熱,治療的首選應該是物理降溫,不能吃退燒藥。這是因為中暑後體溫升高的機制不同於細菌和病毒引起的發熱。退燒藥主要是通過使身體出汗來達到降溫的目的,而中暑是由於體內散熱受阻,導致熱量積聚在體內,無法通過出汗來散發。所以吃退燒藥會起反作用,不能降低體溫。
中暑發燒後的正確做法
中暑後出現高燒時,最好采取物理降溫。正確的方法是用40%的酒精或溫水擦拭全身,在額頭、腋窩、腹股溝等血管淺表部位敷冰袋。如有昏迷或抽搐,應及時送醫院搶救。
中暑的治療方法
1.盡快到陰涼通風處休息,最好每半小時測壹次體溫。如果繼續發燒,要盡快去醫院。
2.多次少量飲水,每次飲用不超過300 ml為宜。
3.體溫應該逐漸降低。
夏天容易出現中暑癥狀。預防中暑很重要。多喝水,避免暴露在高溫下。
夏季防暑食品
山楂菊花茶:山楂100g,酸梅50g,加水煮沸,再加入白菊花100g,煮沸去渣,再加入適量冰糖,冷卻後飲用。
荷葉白術茶:新鮮荷葉半片,撕成小塊,與白術10g、藿香、甘草各6g * * *同煮20分鐘,加入適量白糖,冷卻後飲用。
綠豆菊花茶:綠豆適量,白糖100g,放入水中煮沸至綠豆開花,用紗布過濾,在湯中加入3-5朵菊花,自然冷卻,再放入冰箱冷藏壹段時間後飲用。
除此之外,妳還可以自制冰鎮西瓜霜。將西瓜去皮,去籽,將果肉切成丁,將果汁倒入盆中冷卻。然後用適量冰糖、白糖加水煮沸,撇去浮沫,放入冰箱冷藏,食用時將西瓜丁倒入冰糖水中。
夏天變涼的水果
1、西瓜: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暑、止渴、平肝清熱、祛風利濕之功效。
西瓜含有大量的水分,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中暑後,吃西瓜不僅能及時補充水分,還能補充能量。
2、瓜:多吃瓜,有利於人體心、肝、腸系統的活動,促進內分泌和造血功能。
據專家鑒定,各種香瓜富含蘋果酸、葡萄糖、氨基酸、甜菜茄、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對傳染性高熱、口渴有很好的療效。冬瓜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檸檬酸、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C等。,且富含水分,可解暑,生津止渴,解除煩悶。
3、枇杷:酸甜,性涼。能潤肺止咳、生津止渴、消暑降氣止嘔。
補充營養。枇杷含有多種營養成分,能有效補充人體營養,提高人體抗病能力,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4、香蕉:味甘,性寒,能清熱解毒,潤腸。適用於腸燥便秘。
香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鉀、維生素A和C,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澱粉,是相當好的營養食品。尤其是中暑後,人需要補充體力,香蕉是最合適的。
5、梨:酸甜,性涼,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雪梨具有生津止渴、健脾止瀉、和胃降逆的功效。
中暑的癥狀和表現
1,先兆中暑
出汗、口渴、虛弱、頭暈、眼花、耳鳴、惡心、心悸、註意力不集中、四肢麻木等。發生在高溫環境中,且體溫不超過38℃。
2、輕度中暑
上述癥狀加重,體溫38℃以上,面色潮紅或蒼白,多汗,皮膚濕冷,脈搏微弱,心率快,血壓下降等呼吸循環衰竭的癥狀和體征。
3.嚴重中暑
3-1、中暑高熱: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調,散熱困難,體內積熱過多。起初我有先兆中暑的癥狀,然後頭痛、焦慮、嗜睡,甚至昏迷。臉潮紅,皮膚幹燥。血壓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加快。體溫在40℃以上。
3-2、中暑衰竭:由於大量出汗,水分和鹽分流失造成血容量不足。臨床表現為面色蒼白,皮膚冰冷,脈搏微弱,血壓低,呼吸急促而淺,意識不清,腋溫低,肛溫38.5℃左右。
3-3、中暑痙攣:大量出汗後,只大量飲水不加鹽,血鈉、氯減少,血鉀也可減少。病人口渴,尿少。肌肉痙攣和疼痛,體溫正常。
3-4.中暑:由於頭部陽光太強,大量紫外線進入顱骨,使顱內溫度升高(高達41 ~ 42℃),造成腦和腦膜水腫充血。因此,會出現嚴重的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耳鳴、頭暈、易怒、意識障礙以及嚴重的抽搐和昏迷。體溫可以稍微升高。以上情況有時可以組合出現。
夏天出門記得準備好防曬裝備。10-16最好不要在烈日下行走,因為此時陽光最強,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這個時候壹定要出門,壹定要做好防護,比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墨鏡,有條件的話最好塗防曬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