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壹點,李時珍有很多故事。為了檢驗中藥鳳仙子是否有“軟堅”的功效,他把幾十個鳳仙子放入煮好的魚湯裏,迅速撈起魚,發現魚骨變得又脆又爛,證實了鳳仙子有軟堅的功效。他也有意識地用銀杏果泥清洗油膩的器皿,發現它有去油膩的作用,證明銀杏入肺能除痰化濁。
通過反復細致的觀察和求證,李時珍掌握了大量的第壹手資料。因此,他的《本草綱目》肯定和證實了壹些藥物的功效和性能,也糾正和改變了以前草書中許多藥物在產地、品種、藥名、功效等方面的錯誤。這是壹個偉大的貢獻。
愛迪生
早在1821,英國科學家大衛和法拉第就發明了壹種電燈,叫做弧光燈。這種電燈用碳棒做燈絲。雖然能發光,但是很刺眼,耗電多,壽命短,不實用。
“弧光燈不實用。我壹定要發明壹種燈光柔和的電燈,供千家萬戶使用。”愛迪生下定決心。
於是,他開始用這種材料做燈絲進行實驗:用傳統的碳帶做燈絲,燈絲壹通電就斷了。釕、鉻和其他金屬用作燈絲。通電後,點壹會就燒壞了。用鉑絲做燈絲,效果不理想。就這樣,愛迪生實驗了1600多種材料。經過反復試驗和失敗,許多專家認為電燈的前途是暗淡的。壹些英國著名專家甚至嘲諷愛迪生的研究“毫無意義”。也有記者報道:“愛迪生的理想成了泡影。”
面對失敗和壹些人的冷嘲熱諷,愛迪生沒有退縮。他明白每壹次失敗都意味著離成功更近了壹步。
有壹次,愛迪生的老朋友麥肯齊去拜訪他。愛迪生邊說邊看著麥肯齊的長胡子,突然眼睛壹亮,說:“胡子先生,我想用妳的胡子。”麥肯齊切了壹把鎖給了愛迪生。愛迪生自信地挑選了幾根濃密的胡須,碳化後放進燈泡裏。遺憾的是,測試結果並不理想。“那就用我的頭發試試,也許還行。”麥肯齊說。
愛迪生被老朋友的精神深深感動了,但他知道頭發和胡子是壹樣的,所以沒有采納老人的建議。愛迪生走了,為這位善良的老人送行。他幫老人弄平了他穿的棉衣。突然,他又喊道:“棉線,為什麽不試試棉線?”
麥肯齊毫不猶豫地解開外套的扣子,撕下壹塊棉布,遞給愛迪生。愛迪生把棉線放在壹個U形的密閉坩堝裏,高溫處理。愛迪生用鑷子夾住碳化棉線。準備把它放進燈泡裏。但由於碳化棉線又細又脆,加上愛迪生過於緊張,拿鑷子的手微微顫抖,棉線就被掐斷了。最後,愛迪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壹根碳化棉線放進了燈泡。
這時夜幕降臨,愛迪生的助手把燈泡裏的空氣抽出來,放在燈座上。壹切都準備好了,大家靜靜地等待結果。當電源打開時,燈泡發出金色的光,照亮了整個實驗室。經過13個月的努力,嘗試了6000多種材料,測試了7000多次,才取得突破。
齊白石
24歲的雕塑家齊白石叫齊春之,也叫木匠。附近有壹位秀才胡沁源先生,他懂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喜歡交朋友。從智木匠的壹舉壹動,看出他天資聰穎,人品正直。他認為自己是個不平凡的人,如果被名師培養,前途無量。所以,胡沁源決定收他為徒。胡問:“妳願意讀書學畫嗎?”智木匠回答說:“我願意,但是家裏窮,我又老了,我怕我壹事無成。”胡沁源道:“妳怕什麽!27歲的蘇開始生氣,開始讀三字經。妳在這個年齡。只要有誌氣,什麽都能學好。我打算收妳為徒。妳可以在我家學習,賣畫養家。智木匠聽了,非常激動。他立即向胡沁源深深鞠了三躬,九鞠躬,行了壹個大禮。
從此,春之留在胡家,“夜燃松煙讀,月落晨吟”,潛心研究詩詞書畫。胡沁源是書香門第,教育子侄及其家人對春之不可有絲毫怠慢或怠慢,並準備了15兩糧食和300兩白銀,帶著壹些立夫送到他家,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