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辯證論證
(1)內部處理
1)火傷津證
癥狀:燥熱易怒,口幹口渴,便秘,小便赤;舌質絳幹,苔黃或糙,或舌淡無苔,脈沈或弦細。治療:清熱解毒,益氣養陰。處方:黃連解毒湯、銀華甘草湯、犀角地黃湯或清營湯。口幹重者加鮮石斛、天花粉;便秘加大黃;尿紅有白茅根和淡竹葉。
2)陰傷陽失證
癥狀:精神疲乏,面色蒼白,呼吸微弱,表情淡漠,嗜睡,自汗,四肢冰冷,體溫低,小便少,全身或局部水腫,傷口滲出大量液體;舌淡暗,苔灰黑,或淡嫩無苔,脈微斷腸或弱。治法:回陽救逆,益氣護陰。方劑:四逆湯、參附湯、生脈散。冷汗淋漓的煆龍骨、煆牡蠣、黃芪、白芍、炙甘草。
3)火毒內陷證
癥狀:熱盛,口唇幹燥,煩躁不安,便秘,小便短赤;舌紅幹燥,苔黃或粗糙,或焦刺,脈細。火毒若傳至心田,可見不安,迷茫;若火毒蔓延至肺,可見呼吸粗粗,鼻翼飄動,咳嗽尖叫,痰中帶血;若火毒蔓延至肝,可見黃疸、雙眼視物、抽搐;若火毒波及脾,可見腹脹便秘,便溏黏臭,惡心嘔吐,無食欲,或嘔血便血;若火毒蔓延至腎,可見水腫、血尿或尿失禁。治療:清營涼血解毒。處方:清營湯或黃連解毒湯合犀角地黃湯。神誌不清者,服用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加入石膏、知母、川貝、桔梗、魚腥草、桑白皮、鮮蘆根;加羚羊角粉、鉤藤、石決明鎮驚;腹脹、便秘、惡心嘔吐、黃疸加重、硫酸鈉、枳實、厚樸、大腹皮、木香;吐血便血加地榆炭、側柏炭、槐花炭、白芨、三七、藕炭;少尿或尿失禁者可加入白茅根、車前子、竹葉、澤瀉;血尿加生地、小薊、黃柏炭、琥珀等。
4)氣血兩虛證
癥狀:病後期,火毒漸退,低熱或不熱,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形體消瘦,面色晦暗,食欲不振,自汗盜汗;傷口肉芽有淡舌,愈合慢;舌淡,苔薄白或薄黃,脈細。治法:益氣養血,清殘毒。處方:托裏消毒散或八珍湯加金銀花、黃芪。厭食者加神曲、麥芽、雞內金、薏苡仁、砂仁。
5)脾虛傷陰證
綜合征:疾病晚期。火毒消退,脾胃虛弱,陰津衰竭。面色蒼白,厭食,腹脹,便溏,口幹少液,或口粘;舌質暗紅幹燥,苔薄或滑無苔,脈細。治療:益氣健脾,益胃養陰。處方:益胃湯合沈淩白術散。
(2)外部治療
1)清創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盡量清除傷口感染。重癥患者壹般在冬眠狀態下進行。合並休克者應在休克糾正後進行治療。清創前可註射鎮靜劑和鎮痛劑。修剪創面毛發及過長指甲,然後用37度滅菌生理鹽水、1‰新潔爾滅或2‰黃柏液沖洗創面,輕輕擦去附著物,修剪掉壞死表皮,剪去大水泡,直至創面幹凈。傷口周圍皮膚用碘伏或1‰新潔爾滅消毒。清創後肌肉註射破傷風抗毒素1500IU,重傷員兩周後再次註射1次。
2)初期根據傷口的大小、位置、深度選擇不同的方法。壹般包紮療法用於四肢和中小面積燒傷創面;暴露療法常用於頭部、面部、頸部、會陰和大面積傷口。
小面積I、II度燒傷可采用京萬紅燙傷膏、中草藥膏等外用暴露或包紮。或者用地榆粉和大黃粉等份,塗香油,然後包紮,隔天換藥1次。
如有大面積ⅱ度燒傷,皮膚無損傷,水皰內液體被抽出;如果水皰完整或破裂,切掉破損的皮膚,外用MEBO;或者用100ml液體石蠟和800,000 U慶大黴素,混合均勻,每日數次外敷。
三度燒傷可以塗碘伏,保持焦痂幹燥,防止感染。如全身情況良好,3 ~ 6天後分批多次切痂植皮,或開窗護痂植皮;當傷員的情況和條件不允許切痂植皮時,可采用“啃痂去痂”的方法。當傷後2-3周左右痂皮在痂下溶解時,將痂皮切除,即可分批進行植皮。也可外用去痂,如水火燙傷膏、瘡卓膏等。
3)中間傷口感染患者可根據傷口大小和感染性質(壹般細菌感染、綠膿桿菌感染或真菌感染)采取不同的外用藥物和方法。壹般小面積感染傷口可以外用黃連膏、紅油膏、生肌玉紅膏。也可以用綿白糖(用量較大,因為細菌在高滲環境下無法生存)和壹點九異丹直接外用,每日1次包紮換藥;感染傷口滲出物較多,面積較大,可用2%黃柏液濕敷;如創面有綠色膿液,可用10%甲基磺酸鹽止膿,1%慶大黴素紗布濕敷。
4)腐敗再生後期,外用生肌白宇膏、生肌玉紅膏或生肌散。
2.其他療法
(1)現場急救
迅速消除受傷原因,離開現場。
(2)西醫治療的原則
西醫治療輕度燒傷主要是處理傷口,預防局部感染;對於大面積重度燒傷,采取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並重的原則。重點防治燒傷後低血容量性休克,盡早輸液恢復血容量,給予營養支持糾正酸堿平衡和水電解質紊亂。合理使用抗生素預防和治療感染,壹般首選青黴素和二、三代頭孢菌素,或根據創面膿液細菌培養情況選用足量敏感抗生素。傷口處理常采用暴露療法,局部應用抗菌藥物。三度燒傷通常通過切痂和植皮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