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磷脂膠囊,膽結石的“消化大軍”:分解吸收膽固醇,液化膽汁中的膽固醇,預防和溶解膽結石。
膽結石的治療和預防可以通過藥物(溶石)、手術(排石)或飲食療法(控制膽結石的形成)以及最新的超聲波振動法來清除。
基本上,如果沒有意識癥狀,對健康沒有嚴重危害,不應該考慮手術,但如果出現並發癥或嚴重情況。應該切除膽囊以免危及生命。
中國人吃的越來越好,這讓膽結石很容易糾結而不自知。中國人要註意日常飲食,限制動物脂肪攝入,保持體重。更重要的是定期進行健康檢查。膽囊X線攝影是診斷膽結石最有用的方法。目前腹部超聲檢查是最常用且無痛的方法。利用聲波的回聲反射來判斷是否有結石,從而達到早期治療的目的。
因為膽結石與體質和飲食密切相關,如果妳有意識的是高危人群或者是西化飲食的愛好者。壹旦出現癥狀,壹定要警惕。膽結石的日常反應:自我檢查日常生活方式是走向健康的第壹步。
請註意以下生活標準:
1.保持理想體重。
2.保持運動的習慣。
3.註意食品安全、衛生、定時、定量。
4.絕對禁止暴飲暴食。
5.避免長時間坐著工作。
6.避免太累。
7.不要穿收緊胸腹的緊身衣服。
8.如果有便秘癥狀,壹定要積極治療。
膽結石的飲食療法
1.多吃高纖維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
2.限制膽固醇的攝入。千萬不要吃內臟、蛋黃等富含膽固醇的食物。
3.多補充維生素K,如菠菜、菜花等,含量豐富。
4.禁食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如土豆、紅薯、豆類、洋蔥、蘿蔔、軟飲料,以及酸性果汁、咖啡、可可等。
5.牛奶僅限於脫脂牛奶。
6.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黃綠色蔬菜。
7.烹飪食物少用煎、炸,多用煮、燉、蒸。
8.高脂肪含量的禁食湯和蛋黃醬。
9.口味盡量清淡,調料適中。
10.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和含糖量高的食物。
======================
口服藥物和溶石治療膽囊結石
1937年,Newurdge首次成功口服混合膽汁酸。
2例膽結石患者的治療開創了口服藥物溶出的先河。
這種療法的真正確立是在20世紀70年代。1971年等。
已經發現口服鵝去氧膽酸(CDCA)可以減少膽石癥患者的膽汁。
膽固醇的飽和度。後來,Sugata發現了熊去氧膽酸(UD2
CA)的溶石效果不亞於CDCA,而且副作用小,因為
它很快在全世界得到應用。1979年,貝爾和多蘭用的是薄荷。
酒精、薄荷酮等環狀單膏混合物用於治療CS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此後,許多國家對其溶石機理和效果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研究表明,單獨服用CDCA的臨床效果並不令人滿意
CA在腸道細菌作用下產生的肝膽酸具有肝毒性,應長期服用。
3 %CDCA對動脈粥樣硬化有潛在的脂質代謝改變(3)。
目前,口服溶石治療並不理想,因為口服溶石療程長,
成本高,療效不好,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各種毒性反應
復發率高。
3.註射藥物溶解結石進行治療
早在1891,沃克就用乙醚溶解人體內的結石,但卻是由
當乙醚的沸點低於體溫時,進入人體後汽化,產生高壓對病人進行治療。
腹痛嚴重的患者不被廣泛接受。近年來,由於成像技術在
醫學領域的快速發展使得經皮膽囊膽管導管置入術變得更加可行。
對結石的定性和定位更加準確,為註射藥物溶解結石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根據膽結石的不同類型,註射藥物溶解膽結石的治療方法可分為
用於:
1979中的溶石霍夫曼群治療(1)膽固醇結石。
單辛酯(Mo)是壹種良好的膽固醇溶解劑,可以溶解膽固醇。
度數為12g/ 100ml,為半合成植物油。
它被分解成甘油和辛酸。動物實驗表明,後者的毒性是局部的。
刺激可引起膽囊、膽管和胃腸粘膜的輕度或重度炎癥。
粘膜潰瘍等。(4).1980 Mayo等人首次將Mo應用於人體溶解。
膽結石治療成功後,許多膽結石研究者深入其中。
臨床結果表明,莫的治療經驗是:必須是CS,沒有
鈣化,膽管內膽汁要盡可能排盡,藥物循環灌註要加大攪拌;但是療效呢
這是常見的,並有並發癥。
(2)膽色素結石的溶石治療由於膽色素結石具有聚
的結構特點,散裝復雜,沒有良好的溶解劑,這是用於臨床和
大多數實驗研究是鈣離子絡合劑,其中乙二胺四乙酸鈉(Na
六偏磷酸鈉(Na-HM P)和D-檸檬酸鈉。
-L、近年來膽石癥治療無新報道,前景有待觀察。
在新溶劑的發現中,它需要能夠溶解各種性質的結石,而沒有重大副作用。
功能。
4.中醫藥治療膽結石
近年來,中醫藥治療膽結石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中藥治療
膽結石主要由疏肝利膽、溶石、行氣止痛組成。王玲(5)領養的。
膽囊炎、膽結石采用內外兼治,方劑為柴胡、虎杖、淩薇。
仙、枳殼、雞內金各15g,郁金、大黃、厚樸各9g,金錢草、蘆根。
每根30g,每天1劑量,每嚴重壹天2劑量。結果98例中治愈28例。
=====================
膽結石的治療
以右上腹不適、疼痛為主要癥狀的膽石癥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在增加。由於結石形成和存在的部位不同,常分為膽囊結石、膽管結石和肝內膽管結石。這些部位的結石常與膽道感染並存,互為因果。如何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重要的是通過臨床診斷和體格檢查全面了解病情,做出準確的診斷,確定膽結石的部位、大小、數量,然後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
臨床上治療膽石癥有兩種方法。壹種是手術治療,即切除病變的膽囊,取出結石。另壹種是非手術治療,即中西醫對癥治療、體外沖擊波碎石、溶石。這兩種治療方法各有利弊。
手術治療是治療膽石癥的重要方法,但必須嚴格掌握手術指征。當膽石癥患者出現嚴重梗阻、感染並黃疸、中毒性休克及肝臟並發癥,或膽道梗阻、感染長期反復發作,非手術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手術治療。此外,部分患者膽囊結石較大,癥狀頻繁,或因結石反復感染膽管,懷疑有肝損害時,治療原則是盡快取出結石,切除病變膽囊。
非手術療法有很多,如中藥、針灸、口服溶石藥物、體外沖擊波碎石等。用金錢草、茵陳、大黃、耳針組成的碎石湯刺激膽汁分泌,調節膽道的收縮和收縮,在部分患者中取得了排石效果,但這種方法不能使大部分患者擺脫排石。如果排石量大而硬,就很難排出。膽囊中的結石是由於細長的膽囊管引起的。取石效果不理想,所以臨床醫生認為膽管結石直徑大於1.5 cm,膽囊結石直徑大於0.5 cm,壹般不適合非手術治療。
國內外很多學者都在深入研究服藥溶石的治療方法。國外有部分患者口服熊去氧膽酸,達到溶解膽固醇膽結石的效果。所以這種藥壹度很出名。但從其效果的臨床觀察來看,服用周期長,副作用明顯,有腹瀉、肝功能受損等不良反應,臨床治療有效率僅為20%左右。因此,目前還缺乏理想的溶解膽結石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