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大小便失禁時,隨時清洗,輕輕擦洗。
2.?經常翻身
通常,護理人員應至少每2小時改變患者的體位,並在骨隆突處放置軟枕等支撐物,以減少局部壓迫。
3.?勤奮的觀察
經常檢查皮膚有無紅腫、水皰、潰爛等現象,以便壓瘡盡早得到治療和護理,避免進壹步惡化。
4.?整理
保證床單和衣服平整,以免在褶皺處損傷皮膚。
5.?勤於鍛煉。
對於長期臥床且無自主活動能力的老人,護理人員應每天被動鍛煉肢體。盡可能保持關節活動和肌肉緊張,促進四肢和皮膚的血液循環,減少壓瘡的發生。
6.?頻繁更換
保持床單位、被套、衣服的清潔幹燥是預防壓瘡的重要措施,要隨濕度變化而變化。
1.?避免過度按摩受壓部位。
按摩強度或時間控制不當,可能會加重損傷,造成皮膚潰爛。對於臥床老人,應給予肢體被動運動,而不是按摩患處皮膚。如果老人被按壓的部位已經出現紅腫或水泡,就更不可能按摩了。
2.?避免過度清潔皮膚。
建議使用32-34℃的溫水清潔皮膚。如果必須使用皂液,建議使用弱酸性或中性皂液,每天壹次。
3.?避免使用粉末來幹燥皮膚。
爽身粉等粉末和酒精等消毒劑會堵塞毛孔,對皮膚健康有害。不建議使用它們。
4.?用環形保護墊避免“減壓”。
很多人誤以為掛腳後跟可以預防壓瘡。其實正確的做法是在小腿下面墊壹個枕頭或者泡沫墊,把腳後跟擡起來,這樣整個腿的重量就可以沿著小腿分散,腳後跟的壓力就可以完全緩解,避開高壓區,尤其是跟腱。
5.?避重就輕全身。
臨床上有些患者認為局部使用好的藥物可以促進愈合。壓瘡的治療其實是壹個系統工程,需要綜合調理,整體幹預。只有全身狀態良好,壓瘡才能愈合得更快。
6.?避免在患處自行用藥。
避免使用偏方藥物進行包紮。傷口被各種草藥或粉末等異物覆蓋,可能會增加傷口感染的風險。
7.?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
藥物使用不當可能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增加治療和康復的難度。如需使用抗生素,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8.?避免傷口結痂。
許多人認為結痂的壓瘡意味著愈合。其實結痂下容易形成積液感染。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清創包紮傷口,使其濕性愈合。
9.?避免使用烘焙燈。
使用烤燈不是促進傷口愈合的方法。烤燈會增加局部組織的耗氧量,加速組織壞死,有壓瘡的老年人應避免使用。
10.?避免翻身,拖著生病的老人。
護理臥床病人是壹項長期工作。獨自翻身時,應先擡起身體,再移動體位,避免拖、拉、推,以防皮膚損傷。最好制定壹個翻身的時間表,做好記錄,以免忘記。
預防是最經濟有效的措施。通過“六勤十忌”的正確護理,可以減輕壓瘡臥床患者的癥狀,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