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各器官的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從旺盛逐漸衰退,身體的各種疾病也會增多,藥物的使用自然也會增多。但由於老年人經濟上的弱勢,他們中的壹部分人往往會獨立購買藥物,簡單地根據過去對某種疾病的經驗進行選擇。
有些老人還是相信廣告的不實之詞,買哪個藥廣告的次數多。更有甚者,很多老人聽信了街頭醫生、江湖騙子、“祖傳醫生”等人的話,買回壹些“民間偏方”。這是因為他們潛意識裏總認為多吃藥比少吃藥好,吃了沒壞處
還有壹些老年人喜歡定期吃壹些“保健品”。他們認為服用保健品的好處是“治病強身無病”。其實這些都是不可取的,結果也是很有害的。老年人用藥前壹定要三思,千萬不要盲目。
壹般來說,老年人用藥有兩種:治療老年病的藥物和抗衰老保健的藥物。這些藥物的使用通常有以下幾點值得老年人註意:
首先,老年人要根據年齡變化服用適當的藥物。肝臟是人體的“化工廠”。老年人由於肝臟的退化,其解毒功能和代謝功能明顯降低,藥物容易在體內蓄積,藥物中毒的可能性會增加。老年人的。腎臟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老化,導致腎小球動脈硬化,腎血流量減少。
腎臟是排泄藥物和代謝物的重要器官。老年人腎功能明顯減弱,也會造成藥物在體內蓄積而中毒。此外,老年人對藥物的敏感性也比年輕人差。如果某些藥物使用過量,會引起老年人的精神反應,或使他們對藥物失去敏感性。如果用得太少,就達不到目的。比如安眠藥和抗生素都有毒副作用,所以用量壹定要慎重考慮。
壹般情況下,60歲以上老人用藥劑量應減少5%,70歲以上減少65,438+00%,80歲以上減少20%。具體用量老人應根據醫囑或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掌握。
其實多大年齡,用多少藥,教科書和藥品說明書都不會詳細介紹,會根據醫生的臨床經驗和患者自己過去的用藥情況來判斷。對於保健品的使用,老年人也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有些保健品含有壹定的激素類藥物,必須相應減少用量。
其次,老年人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藥物。老年人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每次就診和用藥都要做好記錄,需要時不要著急。比如肝腎功能、慢性胃腸疾病、心血管疾病、藥物過敏史、血型、血壓等都要詳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