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出汗是人體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妳知道出汗也有主動和被動之分嗎?
什麽是自汗?中醫認為,如果妳是壹個白天經常出汗,稍微活動就出汗的人,這種現象叫自汗。
多為脾肺氣虛所致,主要癥狀為氣短乏力,身體嗜睡,精神差,抵抗力弱,畏寒。
再說盜汗,“偷”就是偷。在古代,醫生利用盜賊在夜間秘密活動。當人們睡著或即將入睡時,汗水像小偷壹樣偷偷滲出的現象被稱為盜汗。
盜汗多為陰虛內熱所致,癥狀多為手腳幹燥、口幹咽燥、失眠等。所以,無論自汗還是盜汗,都是身體虛弱的表現,說明身體有問題。
我給妳講壹個《滇南本草》記載的小方子,只有丹參和玉竹兩味藥組成。
先說丹參。丹參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是所有帶“神”字的藥物中“活血調經”的佳品。
張秉誠在《本草筆記》中說:“丹參有四物同功。能祛瘀生新,善治風散結,性平和帶血,專分營盤。
丹參善於養心,可以祛除體內的瘀血、停滯,從而達到氣血通暢、推陳出新的目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丹參補虛,效果顯著。當然,這還不夠。我們需要為它找壹個伴侶——玉竹。
玉竹是壹種很受中醫歡迎的壹味中藥。據《本草綱目》記載,玉竹可治體虛、寒熱,可代替不冷不熱的腎氣,大有作為。
玉竹屬肺胃經,為補虛強藥,潤燥降質,滋陰潤肺,生津養胃,主要用於治療發熱傷陰,虛熱幹咳,口渴,頭暈,肌肉抽筋等癥。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以上兩種藥物合用,可以滋養肺陰,正常關閉皮膚毛孔,從而防止出汗。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壹個通過按摩兩個穴位來停止出汗的方法。
第壹個是合谷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虎口”。這個合谷穴怎麽找?握住病人的手,最高點是合谷。合谷穴是壹個非常大的穴位。
按壓合谷穴止汗效果非常明顯。合谷經中氣足,壹般妳用拇指和指尖垂直按壓此穴,每次1~3分鐘。早上3次,晚上3次。按更多以獲得更好的效果。或者用木制或牛角按摩棒按摩效果也不錯。
第二個是雙滑點,在內踝後面,內踝尖與足跟之間的凹陷處。取穴時,手指放在小腿外側,拇指放在拇指所在的太溪穴上方2寸處。
伏六穴是腎經的母穴,所以伏六穴有補腎益氣、補腎陰、溫陽利水、益腎利水、發汗止汗的作用。
平時可以用拇指和腹部自下而上按壓穴位1 ~ 3分鐘,可以緩解腹瀉、盜汗、四肢無力、腰酸背痛等癥狀。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裏。
註:醫學科普僅供參考。如有不適,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