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記載有桑葉的藥書是《神農本草經》,後世也有不少記載。桑葉味甘、苦、寒,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的功效。“桑菊飲”、“桑杏湯”、“桑麻丸”裏都有桑葉。
桑葉有壹個特殊的功效,可能大家不太熟悉,那就是止汗。神農本草經說:桑葉“味苦、甘、寒,微毒,主寒、熱、發汗”。《本草綱目》說:“霜桑葉,除寒熱盜汗,宜末服。”《應得本草》:桑葉味甘,性寒。人體手腳陽明經。清西方之燥,滌東方之實。去風熱,益關節,疏肝止汗。“可見單獨研磨桑葉是可以治出汗的。”《本草綱目》不僅有類似記載,而且有生動的醫案:桑葉“止盜汗終,兗州有僧。每次躺在枕頭上全身都是汗,衣服被子都是透的,20年都治不好。建司教采桑葉帶露,烤成粉,喝兩元空心米,幾天就痊愈。"
歷代醫家也有很多經驗。金元四大名醫之壹的朱丹溪,常用桑葉治療盜汗。他在《丹溪心法》壹書中記載:“霜桑葉磨成粉,取米止盜汗。”明末清初名醫傅青主非常擅長用桑葉止汗,還創制了許多以桑葉為主藥的方劑,如止汗丸、止汗丸、止汗丸等。名老中醫陸在治療盜汗自汗時,常單用桑葉,用9~15g煎劑或6 ~ 9g研末。秦伯未先生也喜歡用桑葉來治療頭部和面部出汗。可見桑葉在止汗方面是有淵源的。
桑葉也是很好的保健品。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桑葉含有黃酮類、多糖、生物堿、植物甾醇、揮發油、氯乙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多種化學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抗菌抗病毒、抗衰老等多種藥理活性。它們被廣泛用於預防和保健,有時單獨使用也能有效。它真的很簡單,方便,有效,便宜。以下是壹些例子供妳參考:
1.糖尿病:鮮桑葉用開水沖泡代茶飲,日消耗量10~20g,鮮桑葉加倍。
2.中耳炎:取幾片新鮮桑葉搗碎取汁。每次往耳朵裏滴1~2滴,壹天三次。適用於中耳炎,如耳痛、耳腫、流膿等。
黃褐斑的治療:取幹桑葉原木,每次用開水浸泡,代替茶葉。每天服用1劑,持續20多天,就見效了。面部色斑會部分消失或消退,輕度色斑者服用1個月後基本可以恢復。
4.眼疾:取15~20片磨砂桑葉,放入藥鍋內,加水100g左右,煮沸15分鐘,然後讓眼睛對著鍋進行熱蒸汽浴,再用桑葉洗眼,每日早晚各壹次,對老年人急性眼部炎癥、視力模糊有效。
5.水火燙傷:霜桑葉適量,冰片適量。桑葉燒灰,磨成細粉,撒在休息的地方,幹了再撒。
桑葉中含有豐富的銅,可以防治頭發和皮膚變白。取霜桑葉或鮮桑葉50g,去梗,磨成粉;另取黑芝麻250克,炒熟磨碎;與白糖混合或制成蜜丸。每天早晚用開水沖服20克。長期堅持可以使白發變黑變紅潤,防止禿頂的發生。
痤瘡是壹種常見於年輕人的炎癥性皮膚病。進入青春期後,體內性激素分泌旺盛,促使皮脂腺分泌增多,導致皮脂沈積,堵塞毛囊口,容易形成痤瘡。用桑葉煎劑治療痤瘡,每日取鮮桑葉50克,水煎3次。壹般可以有效15天。如果取適量鮮桑葉,每天爛30分鐘後敷在痘痘上,也會有滿意的效果。
臉上的褐斑經常困擾很多女性,可以用桑葉治療:取5 oog冬桑葉,放入水中煮熟消毒,去除雜質,晾幹備用。每日服用15g,開水沖泡當茶。1個月為壹個療程。壹般服用20天後療效明顯,斑塊消退或色素變淺。治療期間要多吃豆制品,如豆腐、豆芽等。
桑葉泡澡對美容也大有裨益。取50-100g帶奶油的幹桑葉,放入鍋中,加水10-15分鐘,然後倒入浴缸冷卻,洗澡。不脫脂是很好的健美浴,皮膚粗糙的人可以盡快讓皮膚變嫩。若取適量冬桑葉,加水煎煮15分鐘,然後去渣取汁,再加熱濃縮,冰箱保存備用。每天早上洗臉時,在洗面水中加入30毫升冬桑葉煎劑,可以治療面部雀斑和黑斑,使皮膚白亮。
桑葉很好吃,沒有副作用。在中國古代,桑葉被用來代替茶作為飲料來保持年輕。近日,日本中央蠶業研究所開發出具有保健功能的桑葚茶,色澤深綠,富含優質蛋白質、必需脂肪酸、粗纖維、糖類以及鈣、磷、鐵、鋅、錳等營養成分。飲用方便,具有促進新陳代謝、血液循環、消除疲勞的作用。除了桑葉茶,日本還推出了桑葉面、桑葉餅幹、桑葉小麥面等壹系列食品,深受市場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