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醫生說:孩子是人,不是機器人,每天都在成長,身體也在逐漸適應外界的變化,有些來自氣候,有些來自食物。
全面地
某壹方面不和諧就會有反應,拉肚子也是壹樣。是孩子的身體在適應外界的變化。回去後不要感冒,飲食也不要做任何改變(也就是輔食的添加)。首先,大人在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要慌。孩子的病無非兩種,不是上呼吸道就是下消化道。有的孩子咳嗽,喉嚨裏全是痰。
但是他們沒有拉肚子。有的孩子拉稀黏黏的,但是拉稀的孩子不咳嗽發燒,經常咳嗽有痰的孩子不拉稀(妳可以觀察壹下,很準)
這是排毒的壹種表現。體內的毒素從喉嚨出來就是痰,從小屁股出來就是腹瀉(大便裏黏糊糊的東西就是毒素)。
至於偏方,醫生也勸我不要亂吃,也不要吃抗生素。我只是說如果我真的拉得太多,我應該服用思密達(壹種幫助大便形成的藥物)
多喝水或果汁,只要是喜歡喝的流質孩子,就沒必要管(有的孩子不喜歡喝白開水,這個時候就不要勉強他了)。重點是補充水分,平衡電解質。
只要記住壹點,只要孩子短時間內體重沒有明顯變化,食欲正常,精神狀態活潑,就不要在意。排便後最好不要用紙擦,因為擦到肛門紅腫會疼。用溫水洗幹凈,塗點凡士林。
輔食不要隨便換。
養幾天,讓胃適應壹下,也不要吃豆沙什麽的,就是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