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敷是醫學上的壹種消炎方法,猩猩也知道用這種方法治療疾病。猩猩得了牙髓炎,就把濕泥塗在臉上或嘴上,消炎後再拔牙。
有些動物吃了有毒的食物後,可以自己找催吐劑草吃,清理腸胃。貪吃的野貓吃了有毒的東西,上吐下瀉。它會沖上去找壹種有毒的藜蘆,味道很苦,吃了會嘔吐,把有毒的食物吐出來就好了。原來藜蘆含有壹種生物堿,有催吐的作用。吐雞被大雨淋濕後,會吞下苦草——安息香葉,預防感冒。狼和山狗的腹部肌肉可以自動收縮。當他們懷疑自己吃了有毒的食物時,他們會立即收縮胃部肌肉,並吐出胃中的內容物,以防止中毒。貓和狗經常用舌頭舔瘡或傷口,因為唾液中的酶具有殺菌作用。野牛患有皮膚癬菌病。它走了很長壹段路來到湖邊。它在爛泥裏“洗澡”了壹會兒,然後爬上岸,把爛泥擦幹。不久後,它又去湖邊“洗澡”,直到治好癬。犀牛、河馬等。還喜歡這種泥巴,既治病,又防病。這樣,那些生活在皮膚縫隙裏的虱子就留不住了。
很多動物可以為自己做“重置療法”。肚子被切開,內臟漏了出來。他們可以把內臟塞進去,然後躲在壹個安靜的角落裏“休養生息”,等待傷口愈合。壹只青蛙被石頭砸傷,內臟從嘴裏露了出來。青蛙會壹直呆在原地,慢慢把內臟吞回去。三天後基本恢復,又活蹦亂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