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被中國成功申報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本次申遺始於2010,經過多年努力,於2019+01在哥倫比亞波哥大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評審會上正式通過,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壹。
中醫作為我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為人類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中醫藥申遺成功不僅是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可和保護,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中醫藥遺產的成功申遺,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了中醫藥文化,促進了中醫藥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和交流。
中醫的起源
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中醫理論基本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後在歷代得到總結和發展。此外,對漢字文化圈的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醫學、韓國醫學、韓國醫學、越南東方醫學等,都是在中醫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抗擊疾病的經驗和理論知識。
中醫學是在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自發辯證法的指導下,通過長期的醫學實踐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醫學理論體系。中醫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將人體視為氣、形、神的統壹體,通過“望、聽、問”的方法,探索疾病的病因、性質、部位,分析病機及臟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