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抽搐怎麽處理?很多孩子膽小,經常受到驚嚇,也就是抽搐。如果治療不當,很容易留下心理陰影,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孩子突然抽搐怎麽處理?
如何處理孩子突然抽搐1 1,不要匆忙抱起孩子,應該迅速將孩子置於側臥位,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嘔吐時發生窒息的危險。
2、迅速解開孩子的衣服,讓孩子呼吸順暢,散熱。
3.不要口服退燒藥。將退熱栓放在孩子的肛門內,用溫熱的毛巾(不要擦前後心)擦拭孩子的頭、頸、四肢,幫助降溫。
4.抽搐停止後,立即送孩子去醫院。如果驚厥超過3分鐘仍未停止,不要等待,立即將孩子送往醫院。
當孩子出現抽搐時,家長往往非常驚恐,不知所措。有些家長用力捏孩子,這是不合理的,因為這樣往往沒有效果,還會捏到孩子嬌嫩的皮膚。孩子驚厥後,尤其是第壹次驚厥的孩子,壹定要詳細檢查,包括頭顱CT、腦電圖、血常規、生化全套等。,而且他們不應該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孩子而拒絕檢查。
大多數孩子都有高熱驚厥的家族史,也就是說這種病和遺傳有很大的關系,很多孩子的父母小時候都有熱休克的病史。但是很多人都否認自己有這個病史。壹種是他們有所顧忌,刻意隱瞞。
第二,我真的不知道,因為孩子的父母在壹代人之前就隱瞞了病情。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有熱休克家族史的孩子比沒有熱休克的孩子要好,因為他們有遺傳傾向,容易診斷。沒有遺傳傾向,突然抽搐可能是其他疾病。所以在孩子出現高熱驚厥後,孩子的父母壹定要回家問問父母,自己或其他兄弟姐妹是否有小時候的熱性驚厥史。
熱性驚厥的發生率約為2% ~ 4%。熱性驚厥患兒中,1/3有二次驚厥,其中1/2有三次驚厥,約1/10有三次或三次以上復發。熱性驚厥復發發生在首次發作的3年內。雖然驚厥不同於癲癇,但大多數兒童預後良好。但是每次驚厥都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壹定的影響,對孩子家長來說是很大的心理壓力。因此,預防或減少小兒高熱驚厥的復發非常重要。
孩子突然抽搐怎麽處理?孩子發燒抽搐是怎麽回事?
小兒熱性驚厥也可稱為熱性驚厥,分為單純型和復雜型。可能有少部分家長出現過孩子高熱驚厥的情況。壹般來說,兒童高熱驚厥都是發熱性的,壹般發生在半歲到五歲的兒童,概率為3%到5%。孩子出現抽搐的原因,通常可能是炎癥或感染引起的。
如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急性腸胃炎、耳、鼻、肺等部位的炎癥等。,它主要是由於新生兒身體的神經系統沒有發育好,經常出現發燒和抽搐的癥狀,通常是六個月到四歲的寶寶,經常發燒和感冒。但是抽搐不會持續很久。正常情況下大概兩到三分鐘,最長不超過十分鐘。
1.壹般出現39到40度的高燒時,容易出現抽搐,所以小兒發熱抽搐的壹個癥狀就是高燒。
2.出現抽搐時,有的是全身性,有的是局部抽搐。此時的雙眼球還會出現斜視、直發、上翹等,有時會失去知覺。即使嚴重的時候也有可能呼吸停止1到兩分鐘,嘴唇發青。
面對孩子突然抽搐,家長該怎麽辦?
1.上面我們已經講過,這種癥狀出現的概率不超過5%,所以大部分之前都沒有相應的經歷。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靜,冷靜的頭腦處理後面的問題,千萬不要先亂了陣腳。
2.對於孩子的熱性驚厥,家長要清楚,其持續時間壹般不會超過3分鐘,具有突發性和短暫性。
3.當孩子出現抽搐時,家長要保證孩子的呼吸通暢。如果孩子是在睡覺的時候突然發病,就要註意被子、枕巾或者其他能影響孩子呼吸的物體。
4、還要註意抽搐中的孩子或表現出其他行為,不要讓他們受到傷害,比如摔倒在床上、磕碰等等。
5.孩子處於驚厥狀態,壹定不能刺激。有些家長面對這種情況,首先想到的就是掐孩子的人,但其實這種做法並不可取,也不能強行壓制孩子的身體或者用拍打、搖晃的方式喚醒孩子,這樣只會導致孩子的病情更加嚴重。
6.當孩子抽搐時,分泌物可能會增多。這時候家長需要先把孩子放平,然後把孩子的頭偏向壹邊,這樣可以有所幫助。
幫助孩子及時清除口腔內的分泌物,會避免窒息的發生。同時,家長要註意第壹時間送孩子去醫院。
熱性驚厥會復發嗎?
壹般認為熱性驚厥約1/3有復發,70%在首次發作後1年內復發,90%在2年內復發。熱性驚厥復發的高危因素包括首次發病年齡小於12個月、壹級親屬有癲癇史、壹級親屬有熱性驚厥史、首次發病為復雜性熱性驚厥(首次發作時間大於15分鐘或發作形式不壹般化)和居住在幼兒園的兒童。
無上述高危因素的單純熱性驚厥患兒首次發作後復發率為10%;1 ~ 2個高危因素患者的復發率分別為25% ~ 50%,多個高危因素患者的復發率可高達75% ~ 100%。
多數學者認為復發的主要高危因素是熱性驚厥發病年齡小,有熱性驚厥或癲癇家族史,因此家長要註意有上述三種情況的患兒下次再發生熱性驚厥的可能性。
孩子突然抽搐怎麽處理?小兒驚厥有什麽癥狀?
(1)局竈性陣攣型:表現為某壹肌群的陣發性節律性抽搐,常見於單肢或壹側面部,有時可波及同側其他部位。平時有意識。大多伴有大腦皮層異常放電,主要腦電圖表現為局竈性銳波,通常包括棘波,有時可波及整個半球。通常認為是局部腦損傷,如出血或梗塞、蛛網膜下腔出血和代謝異常。
(2)多竈性陣攣型:表現為多個肌群的陣發性節律性抽搐,常見多個肢體或部位同時或先後交替抽搐。抽搐也有可能在壹次發作中從壹個肢體遊到另壹個肢體,從壹個部位遊到另壹個部位。
從身體的壹邊遊到另壹邊,沒有壹定的順序。常伴有意識障礙。腦電圖(EEG)顯示多竈性尖波或慢節奏電波從皮層的壹個區域傳播到另壹個區域。約75%的兒童有棘波,有1 ~ 4周/秒慢波和/或α樣波。這種類型常見於缺氧缺血性腦病、顱內出血和感染,偶爾見於代謝紊亂。
(3)強直型:表現為單肢或雙肢強直伸展,或雙下肢強直,雙上肢屈曲。全身強直型可有軀幹後傾或屈曲,常伴有眼球偏斜和呼吸暫停,除破傷風外壹般無意識。類似於去大腦化或皮質強直。這種類型很少與皮質異常放電有關,偶爾可見棘波,主要以高振幅慢波形式出現,有時出現在爆發抑制背景中。常見於腦室內出血、破傷風和核黃疸的早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