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純葡萄酒
釀造藥酒最好用純酒,純糧酒是自然發酵而成,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這些自然形成的物質和藥材會發生反應,產生明顯的保健和醫療作用,達到藥酒的最大功效。
2、酒的高度
壹般來說,酒是用高度酒釀造的,最好選擇50 -70度的酒,這樣藥材中的大部分成分都容易溶於酒中,藥酒的藥效更強,酒精度越高,防腐能力越強。壹般來說,最好選擇50度左右的酒。另壹方面,度數低的酒精容易變質,對身體有害。
3.醪糟酒
釀造法釀造的酒,主要是將糧食、藥物、水適量去除,加熱、蒸煮等制成。,然後保溫發酵。這種調酒保持了原有的效果,而且濃郁香甜,醇厚爽口,刺激性小。主要的釀造方法是將壹定量的白糯米蒸熟,瀝幹,稍涼,加入藥汁,攪拌,放入釀造容器中,均勻撒上適量的酒曲。
4、黃酒釀造
黃酒屬於釀造酒,以糯米為原料,以酒曲為發酵劑釀造而成。其色澤淺黃或紅褐色,酒味麻辣,質地醇厚,含有18種氨基酸、糖類、有機酸、高級醇、酯類和豐富的維生素等。可溫經通絡,散寒,治風寒濕痹,腰腿肩痛,與藥材同服。
5.秋季飲食
(1)烏龍茶
秋天想皮膚好,多喝滋潤的茶。烏龍茶,又稱綠茶、半發酵茶、全發酵茶。秋天適合喝綠茶,烏龍茶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這種茶溫和微溫,適合秋天飲用。烏龍茶具有和維生素e壹樣的抗衰老作用,在每天口服足量維生素C的情況下,飲用烏龍茶可以使血液中維生素C的含量保持在較高水平,減少維生素C在尿液中的排泄,維生素C具有抗衰老作用。因此,喝烏龍茶可以從多方面增強人體的抗衰老能力。
烏龍茶習慣濃飲,講究口感和氣味。沖泡烏龍茶需要100℃的開水。泡好後把茶壺裏的茶倒入茶杯片刻,味道濃郁,齒頰留香。同時,紅茶和綠茶也可以混合服用,起到兩種功效;綠茶和花茶也可以混合使用,達到綠茶清熱解暑,花茶化痰開竅的效果。綠茶味道不冷不熱,能消除人體內的燥熱,達到清燥生津的效果。
莉莉
皮膚粗糙,皺紋增多,常用化妝品難以遮蓋,並伴有口幹或眼幹。妳不妨多吃點百合。百合不僅是治療疾病的良藥,還是美容珍品,具有護膚、減少皺紋、防治皮膚病的作用。秋季經常吃百合,可以增加皮膚營養,促進皮膚新陳代謝,使皮膚細嫩有彈性,逐漸減少臉上原有的皺紋。
百合是中醫眼中重要的滋補肺腎的食療食品之壹,可用於改善體內陰道液不足的狀態。做百合的時候,芹菜或者其他汁液多的嫩蔬菜可以適當搭配,會起到很好的協同作用。
(3)蜂蜜
人們認為蜂蜜對皮膚有好處。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蜂蜜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蜂蜜中所含的6種氨基酸是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它所含的酶類中,蔗糖酶和澱粉酶能促進糖的消化吸收;葡萄糖轉化酶直接參與物質代謝;過氧化氫酶具有抗氧自由基的作用,可以防止機體衰老和癌變。
每天25-50g,即3-5湯匙;用溫水送服,註意水溫不要超過60℃,以免破壞蜂蜜的營養成分;與牛奶、豆漿或粥混合食用;塗在面包和饅頭上吃。每天早晚睡前壹小時喝壹杯蜂蜜水,對腸胃有很好的保護作用,還能美白護膚。
(4)紅棗
紅棗是女人壹輩子離不開的食物。是公認的滋補佳品,最顯著的功效是補血養顏。紅棗的營養非常豐富,尤其是維生素C,每100克棗肉中含維生素C 380-600毫克,比柑橘高7-10倍,比含維生素C的著名辣椒高3倍,因此被稱為“維生素C丸”。維生素C是皮膚組織新陳代謝中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因此,紅棗是天然的護膚美容滋補品。
俗話說:要皮膚好,粥裏加紅棗。秋天多吃什麽對皮膚好?可以煮紅棗紅豆粥,養血護膚,防止皮膚起皺,也有祛斑的功效。紅棗20枚,紅豆40克,糯米80克,水適量,煨粥服用。
(5)黑芝麻
黑芝麻富含胱氨酸和維生素B、E,能增加皮脂分泌,改善皮膚彈性,保持皮膚細膩。被日本學者稱為改變皮膚粗糙的最佳食物。芝麻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不飽和脂肪酸,能補腦養顏,延緩衰老,滋補美容,快速補充體力。
如果將核桃仁和黑芝麻壹起研磨使用,可以說是絕配,相得益彰,堪稱事半功倍。對用腦過度、神經衰弱、體虛乏力、皮膚幹燥的人特別好。
(6)銀耳
銀耳又名黑木耳、銀耳,有“菌中之冠”的美譽。它不僅是壹種寶貴的營養滋補品,也是壹種強身健體的滋補品。歷代皇室貴族視銀耳為“延年益壽之品”、“長生不老之藥”。銀耳性平無毒,不僅有健脾開胃的功效,還有補氣清腸的功效,還能滋陰潤肺。
所以我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粥、豬肉燉湯中放壹些銀耳,既能享受美食又能滋補身體,壹舉兩得。銀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所以銀耳粉具有抗衰老、除皺、緊致肌膚的作用,還可以用來祛除雀斑、黃褐斑。
(7)胡蘿蔔
胡蘿蔔能刺激皮膚的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從而使皮膚紅潤,對美容和皮膚健康有獨特的作用。因為胡蘿蔔富含維生素A原。維生素A原在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有平滑、強韌皮膚的作用,可防止皮膚粗糙和雀斑。幹燥的秋天,不妨吃點胡蘿蔔來滋潤皮膚。
將新鮮胡蘿蔔粉碎榨汁,取10-30ml,每天早晚洗臉,用鮮榨果汁拍臉,幹後用塗有植物油的手拍臉。另外,每天喝1杯胡蘿蔔汁也有祛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