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先將陳皮、茯苓煎煮去渣,再加入粳米煮粥,或將陳皮、茯苓曬幹成細粉,每次3-5g,加入煮好的米粥中壹起煮粥。每天服用1~2次,共10~15天。
大白菜根3根,蔥根2根,蘆根10g。水煎10~15分鐘。每日1劑量,趁熱分兩次服用。
2按揉內關位置按摩治療急性腸胃炎:此穴位於手腕橫紋上兩橫指處。
按摩方法:輕按拇指尖螺紋面,摩擦手臂內間隙,約1分鐘。
功效:可寧心安神,理氣止痛。
捏曲池位置:此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時位於肘橫紋外側凹陷與拇指外側端的交點處,左側壹個,右側壹個。
按摩方法:雙手指腹端,捏肘曲池,以感到酸痛為度。
功效:清熱瀉火,祛風降逆。
手按李三位置:此穴在前臂和肘部的彎曲處向前3指,用手按在陽溪和曲池的連線上就疼。
按摩方法:手指腹端,按音樂臂的手,約2分鐘。
功效:通經活絡,清熱明經,和胃。
按摩巨人位:此穴位於下腹部,從肚臍到恥骨頂端畫壹條線,將此線分為四部分,自肚臍向下3/4點。
左右各兩英寸。
按摩方法:手指指向腹部,按摩腹部2分鐘左右。
功效:可助消化,消積導滯,健脾理氣。
按摩下腹部關元本穴,前正中線上,臍中下3寸。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向腹部,按摩腹部關元2分鐘,以有酸痛感為度。
功效:能理氣止瀉,散寒除濕。
按摩舒天位置:此穴位位於中腹部,肚臍左右各2寸。
按摩方法:用拇指尖在腹部按摩舒天2分鐘,以感到酸痛為度。
功效:可緩解民眾抑郁情緒,調理腸胃,減少不良反應。
揉捏三陰交穴位置:此穴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前突上方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左側壹個,右側壹個。
按摩方法:用雙手手指腹端揉捏腿部三陰交穴,約3分鐘。
功效:健脾理氣,和胃止瀉。
點足三裏位置:此穴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下3寸,水平手指遠離脛骨前緣。
按摩方法:手指指向腹端,在腿上按足三裏,約3分鐘。
功效:能健胃,調理氣血。
按摩太溪穴位置:此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部、足跟肌腱之間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雙手指腹端,按足太溪穴,約1分鐘。
功效:能幫助消化,消積導滯,和胃,減少逆流。
按揉背部大腸經本穴,第四腰椎棘突下,側開1.5寸。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向腹端,按壓腰部大腸俞約2分鐘。
功效:理氣降逆,調和腸胃。
按壓小腸俞的位置:此穴位於骶骨,在骶正中脊附近1.5寸處,與骶後孔1平齊。
按摩方法:用手指腹端按壓骶部的小腸俞。
功效:清熱利濕,和中止瀉。
急性胃腸炎的預防和護理。註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夏季應避免食用生水產品,並將食物存放在適當的溫度下。
2.?瓜果壹定要用清水洗幾次再吃。能削皮的水果要先削皮再吃。
3.?冷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應根據個人情況、原有飲食習慣、季節選擇,避免暴飲暴食,尤其是酒精成癮。
4.?餐具使用前後都要清洗幹凈,抹布也要盡量保持幹凈幹燥,否則容易滋生細菌。
5.?有許多看不見的細菌和病毒隨著空氣中的灰塵飛舞,很容易汙染食物。不要邊走邊吃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