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什麽情況?
其實在中醫裏,上述情況被認為是胃強脾弱,也可以稱為胃熱脾寒。這是什麽意思?即使胃裏有濕熱,中醫認為胃熱可以解餓,所以可以吃得很快,但是脾虛寒性,胃吃得太多。脾臟雖然很努力,但是因為虛寒,吃了壹些寒性的食物,超過了脾臟的代謝能力,脾臟“錨定”了,難以消化,體內形成痰濕,大便很稀很稀。所以雖然很能吃,但總是拉肚子、便便,還會有乏力、嗜睡、多汗、濕腳等征兆。那麽我們該怎麽辦呢?
其實簡單來說,胃和脾是不能協同工作的。胃很有能力,但是脾有病。脾胃綁在壹起,脾不能歇息。所以胃越勤,脾越累。
那麽如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今天就教大家四種藥,解決胃強脾弱的問題。
它們是黃連、佩蘭、茯苓和炒白術。
先看黃連。
黃連有清胃火,去濕熱,使黃連寒,入胃經,瀉胃火,去中焦濕熱的作用,特別是對於這種胃火過盛的中焦,解除饑餓,煩渴。如果是糖尿病,崔氏八味丸可以加入天花粉、地黃等滋陰生津的藥物。
此外,心火過盛的失眠,體熱過盛的瘡腫,黃連都有很好的效果。
這裏說明壹下:黃連味苦性寒,不能長期或大量服用,容易傷脾胃,尤其是脾胃虛寒者,要配合壹些暖胃的藥物,如幹姜等。
其次是佩蘭。
飛機草性平,味辛,能入脾胃經。常用於中焦濕阻,可調理中焦濕阻,祛濕平而不溫燥。對脾經濕熱引起的口粘、痰多涎多、口氣重、口臭有很好的效果。
佩蘭、黃連具有清熱利濕、清熱利濕、解胃濕熱的作用。
此外,佩蘭還有很好的解暑祛濕作用,夏季中暑可用於解暑祛濕。
然後加入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能入脾經,能健脾,對脾虛乏力,食少便溏等有很好的療效。
茯苓還具有良好的利水滲濕作用,有利於和而不傷氣,是利水滲濕的重要藥物。茯苓不僅能利尿,還能健脾。所以脾弱則遲動,水濕則止,有標本兼治之效。與白術同用,健脾利濕效果更明顯。
此外,茯苓還可以治療心悸、失眠等問題。
最後加入白術。
白術性溫,味苦,如脾胃經。既能益氣健脾,又能燥濕利水。對運化異常引起的便溏、腹脹、乏力等癥有特別好的療效,是補氣健脾的重要藥物。
對於不能運化的脾虛,痰濕阻水有很好的濕作用。白術既能益氣健脾,又能燥濕利尿,是治療痰濕水腫的良藥。
此外,白術對表虛自汗也有很好的療效。
最後總結壹下,黃連合佩蘭,黃連清胃熱濕,佩蘭濕,茯苓白術脾濕,這樣寒性和溫性並用,燥濕和脾同時去,濕熱互補,可以解決胃強脾弱的情況,容易拉肚子。妳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