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氣的盛衰是女人的根本。
中醫古書《蘇文·古天真》中說:“女子七歲,腎氣足,齒更長;二七而天來,脈過,脈太強,月在當下,故有子;三七,平均腎氣,所以真牙生而長;四七、筋骨強健,毛發極長,體魄強健;五月七日,陽明脈衰,面開始焦,發開始落;六十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焦,發始白;七月七日,脈弱,脈太弱,天竭,隧不通,故形壞而無子。”
這段話提醒我們,每隔七年,女性就會有明顯的變化,需要註意的健康問題也會有所不同。而且腎氣的盛衰是生命、生長、強壯、年老、自足的基礎;因為女性有經期、孕期、分娩期、哺乳期的特殊生理現象,不同年齡段腎氣的盛衰程度會直接影響女性的經期生理和其他臟腑功能的運行。
柴認為,從生理規律來看,不同年齡段的女性,腎氣盛衰的規律是不同的,提出了“四腎”的觀點。
腎為先:腎為先天之本,賦有父母之精。在胚胎形成之前就存在了,人出生以後才逐漸成熟。
腎足最晚:腎氣自然來源於父母之精,但其功能(如生殖)在孩子出生後的壹段時間內才顯現出來,相對於心、肝、脾、肺、腎等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來說,真的是“晚”了。直到“二月二十七”這壹天,子宮內脈象通暢,腎氣過強,刺激不了脈象,才出現了“月在當下”的生理現象,這就是“腎足遲”。
腎衰竭是最早的:女性在經歷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或反復患病時,身體虛弱,腎氣衰竭。到了40歲左右,她的面部、頭發、皮膚已經明顯看到了腎氣不足的跡象,到了50歲左右,腎氣衰退,而人體的其他器官還在發揮各自的功能。
腎最需要呵護:從“腎為先”、“腎足為遲”、“腎衰竭為早”的現象和規律,可以看出整個女人的生理過程,腎氣的盛衰規律是隨時間、地點、生活狀況動態變化的。為了治療女性疾病(與女性生理有關的疾病),醫生需要了解和掌握女性腎氣升降的規律,時刻註意維護腎氣,補充腎氣,維持氣血陰陽的平衡,從而維持正常的月經生理和生殖功能。所以,對於女性來說,相比心、肝、脾、肺等其他臟腑功能,“腎更需要保護”。
溫補陽氣要慎用。
在“第四腎”理論的支持下,柴提出飲食和治療藥物應針對不同年齡的婦女。
17:童年是生長發育的最初階段。發展過程是壹個逐漸成熟和平衡的過程。此時女孩的腎氣還沒有得到充實,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幹擾。這壹階段飲食用藥要護腎氣,滋助任,忌促陽,以免促性早熟。
我在臨床上遇到過。奶奶為了給小孫女補鈣,經常在孩子的飯菜裏加蝦皮。眾所周知,蝦皮、禽肉、蝦皮、羊肉等食物性溫,有補陽之弊。這樣女生就要少吃羊肉串,燉乳鴿,鵪鶉蛋。(編者註:男生也是。)
孩子難免生病,有些家長認為中藥副作用小,所以會隨便。如常用中藥柴胡,“其氣當時為春,其五行為木”(張錫純《醫熱情參西》),因其升陽性,能激活腎陽,使火狂動。因此,柴主張在這個年齡慎用柴胡及其相關制劑。
因為小兒屬於小陰小陽之體,腎陰尚未充盈,腎氣過早激發充盈,腎陰相對不足,無法制約,所以火會過旺。
可以說,腎陽過早啟動,違背了正常的生理狀態,孩子的性發育就會過早發生,從而影響其骨骼和身心的正常發育。
2月27日~ 5月7日:逐漸成為生理旺盛、生育旺盛的時期。在此期間,女性經常過度勞累、出汗、長時間觀看、熬夜或過度勞累,都會損傷腎陰。應該從腎的角度來考慮,做相應的調整。
這個階段要註意維護陰血,呵護腎氣,補益腎陰,調理沖任。正常飲食應多註意富含優質蛋白質、微量元素(鐵、銅等)的食物。),葉酸和維生素B12。如動物肝、腎、海參、魚、蝦、蛋、豆制品、黑木耳、黑芝麻、紅棗、花生及新鮮蔬菜水果等食物要適當食用,滋陰養血。
對於哺乳期的女性來說,也不適合吃鴿子、鵪鶉、蝦等大眾化的東西。中青年女性宜吃養肝柔肝之品,如山楂、五味子、烏梅等,可緩解緊張的生活。
在這個階段,婦科病會逐漸增多。比如除腫瘤、結節、纖維瘤外的乳腺疾病,無故泌乳或分泌物帶血透明的人,都不要吃鴿子,會加重病情。
7月7日以後:這個階段女性“腎氣虛弱,精疲力盡於天...身體不好,沒有孩子。”保養中更要註意保護腎氣。絕經後,女性的性功能也會下降。這個時候不要因為恢復性功能而用食物或藥物去助長腎陽,啟動腎精,這樣只會加速衰老。絕經後不宜服用含蛤蜊的補品。因為壁虎雖然能補肺氣,但補陽能力很強,可能會影響陰陽整體平衡。總之要少吃上面說的溫補陽氣的食物。
除了腎陰不足,這個階段還會出現心腎不交的病理變化,部分女性會心煩發熱,失眠多夢。此時在補腎養血的基礎上,還要考慮溝通心腎,清除虛火。常用藥物如女貞子、墨旱蓮、蓮子心、浮小麥等。忌損傷腎氣陰血,不要亂用破血、利尿、辛味藥。避免辛辣,酒精和壯陽產品,如羊肉,牛肉,狗肉和各種補充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