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熱敷和冷敷的正確使用。扭傷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這時候可以用冷敷,使血管收縮凝固,控制傷情的發展。24小時後,破裂血管的出血停止。這時候可以用熱敷來促進扭傷周圍的淤血消散。
第三,正確按壓扭傷部位。扭傷早期最好在血腫處做持續按壓;24小時後,做揉法,以腫脹部位為中心,向四周各個方向揉。
第四,適當開展活動。扭傷初期,腫脹疼痛加重,應停止活動,擡高患肢。等病情趨於穩定後,只要不是很疼,就可以逐漸增加腳踝的活動量。
第五,合理用藥。扭傷初期,不必內服藥物,也不宜外用活血藥物,以免血流多而腫脹。如果有必要,在傷口上噴上“快點好起來”,妳會感覺更舒服。24小時後,口服雲南白藥、大爹丸、活血止痛散,然後外敷烏虎丹。消腫後,就不需要內服外用藥物了。
六、如扭傷傷到骨頭,醫生要打石膏,壹定要註意:
1,剛打上石膏大概10,20分鐘,不能隨便移動患腳。因為這個時候石膏還沒有硬化,容易變形。
2、好的石膏在最初24小時內,應註意石膏的松緊度。
3、腳部抹灰後,壹般不應在地面上行走。
4.夏天石膏要放在陰涼的地方,防止出汗過多,積聚在石膏裏。
5、冬天打石膏,註意肢體保暖,石膏外的腳不能凍傷。
6.如果打石膏後疼痛加劇,請及時就醫。
======================================
首先當然是冷敷,冷卻血管,抑制出血。
否則血管會繼續出血。
睡覺的時候要把腳墊擡高~ `至少二三十厘米,防止血液流到腳上,從破裂的血管裏滲出來。
24小時後使用熱敷。
如果用外傷酒,應先用手輕揉受傷部位,再塗上酒* * *,再用厚布包裹。不要包得太緊。這是為了讓藥酒繼續發揮作用,做* * *用的手不要壹下子洗幹凈,否則容易得風濕。
小腿由脛骨和腓骨組成,前粗後細。在腳弓的頂部有壹塊骨頭叫做距骨。踝關節是脛骨和腓骨的下端騎在距骨上形成的,俗稱“踝”。脛骨下端向內突出的部分稱為內踝,腓骨下端向外突出的部分稱為外踝。踝關節囊前後松,兩邊緊。踝關節周圍有韌帶,內側有三角韌帶,外側有三個獨立的韌帶。由於外側韌帶弱於內側韌帶,內踝較短,容易造成足內翻(足中心朝向內側),損傷外側副韌帶。踝關節背屈時,距骨無活動空間,而踝關節跖屈(提腳跟)時,距骨可向兩側輕微活動,故踝關節常發生內翻扭傷。
青少年踝關節扭傷發生率較高,因為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較多。如果活動前準備不充分,活動中容易扭傷;女生穿高跟鞋走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或者走下臺階時,容易出現足底屈曲和內翻。此時外側副韌帶突然過度拉伸,可引起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韌帶松弛或部分撕裂;嚴重者完全骨折,踝關節半脫位或並發骨折脫位。踝關節扭傷後,患者前、下、下部疼痛腫脹,急性期可有瘀斑。這個時候做內翻的動作會加重疼痛,做外翻可以無痛。
那麽,扭傷腳踝後該怎麽辦?如果韌帶部分撕裂或受傷,內翻角會增大,並伴有劇烈疼痛。急性期可在24小時內將腳踝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患處,每次10-20分鐘,每6小時壹次,可收縮血管,消腫止痛。24小時後需要熱敷,加速局部血液循環,盡快吸收組織間隙內的滲出物,從而減輕疼痛。如果韌帶損傷嚴重,疼痛劇烈,可以在腳踝處貼三片寬4 cm的膠帶,從內側小腿下側到1/>:& gt;
問題二:扭傷腳的處理1。辨別受傷的嚴重程度。如果扭傷腳後能負重站立,勉強行走,說明扭傷較輕,可以自行處理;如果扭傷腳後腳踝運動劇烈疼痛,不能站立或移動,將疼痛的地方壓在骨頭上,逐漸腫脹,說明可能扭傷了骨頭,應立即去醫院拍片。二、熱敷和冷敷的正確使用。扭傷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這時候可以用冷敷,使血管收縮凝固,控制傷情的發展。24小時後,破裂血管的出血停止。這時候可以用熱敷來促進扭傷周圍的淤血消散。第三,正確按壓扭傷部位。扭傷早期最好在血腫處做持續按壓;24小時後,做揉法,以腫脹部位為中心,向四周各個方向揉。第四,適當開展活動。扭傷初期,腫脹疼痛加重,應停止活動,擡高患肢。等病情趨於穩定後,只要不是很疼,就可以逐漸增加腳踝的活動量。第五,合理用藥。扭傷初期,不必內服藥物,也不宜外用活血藥物,以免血流多而腫脹。如果有必要,在傷口上噴上“快點好起來”,妳會感覺更舒服。24小時後,口服雲南白藥、大爹丸、活血止痛散,然後外敷烏虎丹。消腫後,就不需要內服外用藥物了。6.如果扭傷傷到骨頭,醫生壹定要註意以下幾點:1,10,貼上膏藥後20分鐘,不能隨便移動患腳。因為這個時候石膏還沒有硬化,容易變形。2、好的石膏在最初24小時內,應註意石膏的松緊度。3、腳部抹灰後,壹般不應在地面上行走。4.夏天石膏要放在陰涼的地方,防止出汗過多,積聚在石膏裏。5、冬天打石膏,註意肢體保暖,石膏外的腳不能凍傷。6.如果打石膏後疼痛加劇,請及時就醫。天機答案采用率:49.5%,2008年5月23日10: 00報道。
問題3:扭傷腳踝怎麽辦?扭傷腳踝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事情,醫學上稱之為“腳踝扭傷”。這種外傷是踝關節受到外力超過其最大活動範圍,導致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甚至關節囊被牽拉撕裂,產生疼痛、腫脹、跛行的損傷。
因為正常腳踝內翻的角度遠大於外翻的角度,所以當妳扭傷腳踝時,妳的腳通常是向內翻的,受傷的部位在腳踝外側。很多人為了不“救筋”,都是先使勁揉疼的地方,再用熱水洗腳活血消腫,最後帶著疼走路運動。但實踐證明,這樣處理扭傷的腳是不合適的。
因為局部小血管破裂出血連同滲出的組織液會形成血腫,壹般需要24小時左右才能修復止血滲出。如果受傷、熱敷、燙傷後立即用力搓揉,強行活動,在搓去部分淤血的同時,必然會加速出血、滲出,甚至加重血管破裂,造成更大的血腫,使受傷部位腫脹疼痛。人們常說的“留筋”,其實是指受傷後軟組織粘連,影響功能活動。這種情況壹般發生在損傷的中後期。所以,受傷後幾天內活動受限,壹般是因為疼痛,而不是因為粘連導致的“肌腱滯留”。
那麽,腳踝扭傷了怎麽辦?
1.辨別受傷的嚴重程度。輕度踝關節扭傷只是軟組織損傷,可能是外踝或第五跖骨基底骨折,也可能是內外踝雙踝骨折,甚至是三踝骨折。輕的可以自行處理,重的必須去醫院診治。因此,區分損傷的嚴重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壹般來說,如果動腳踝時沒有劇烈疼痛,還是可以勉強站立行走的;如果疼痛不在骨頭而在肌肉,那多半是扭傷,可以自己處理。如果活動腳踝時劇烈疼痛,不能站立和活動,疼痛在骨頭上,或者扭傷時感覺腳內有聲響,受傷後很快出現腫脹,特別是壓痛點在外腳踝中部或外腳掌突出的骨頭上。那是嚴重受傷的跡象,妳應該立即去醫院。如果因條件限制暫時不能去醫院,也可以暫時用以下方式處理,然後盡快去醫院診治。
2.正確使用熱敷和冷敷。熱敷和冷敷都是理療,但作用完全不同。血液熱的時候是有生命的,冷的時候是凝結的。因此,當破裂的血管仍在出血時,應進行冷敷以控制損傷的發展。熱敷只能在出血停止後進行,以驅散傷口周圍的淤血。
細心的讀者壹定會問,怎麽才能知道出血有沒有止住呢?原則上以傷後24小時為限,以下幾點也可參考:壹是疼痛腫脹趨於穩定,不會繼續惡化;二是患足擡高和放低時腫脹感差別不大;第三,傷口的皮溫從略高於正常部位變為相當相近,可以作為止血的依據。
3.適當的活動。當受傷後逐漸出現腫脹和疼痛時,不要支撐自己的體重站立或行走。最好擡高患肢,限制任何活動。當病情趨於穩定時,可擡高患肢進行踝關節主動活動,但禁止能引起劇烈疼痛的活動。等到腫痛逐漸緩解,再繞著地面走壹圈。時間要先短壹些,習慣後再逐漸增加。
4.正確按壓和揉捏。在出血停止前,宜連續按壓、揉捏血腫。方法是將手掌大魚際按在局部,盡管疼痛,但壓力要可以忍受。時間是持續按壓2 ~ 3分鐘,然後慢慢松開,停頓壹會兒,重復操作。每5次重復為壹個階段,每天做3 ~ 4個階段比較合適。出血停止後,做揉法。用大魚際或拇指指腹在局部施加壹定壓力並揉捏。方向是在腫脹周圍向各個方向離心按壓,每次2-3分鐘,每天3-5次。
5.合理用藥。在出血停止前,不宜內服或外用活血藥物。可以在傷口上噴“快點好”,口服雲南補血藥物。出血停止後,外敷烏虎丹,內服大爹丸、活血止痛散等。後來可以用中草藥熏洗。如果手頭沒有中成藥,也可以將面粉炒熟,用米醋代替五虎丹塗在患處,效果也很理想。用壹撮辣椒和壹把鹽開水代替中草藥熏洗也是不錯的。...& gt& gt
問題4:剛扭傷腳怎麽辦?1,不能隨便扭。人在扭傷四肢的時候,往往會不由自主的轉身或者* * *。但很多情況下,隨便扭動會加重受傷部位的癥狀,尤其是在確診之前,更不應該隨便移動扭傷的部位。如果是肢體,擡高擡高手腕,讓他的血流暢通。正確的方法是這樣的:如果是上臂骨折,最好把手臂放在心臟的水平,如果是下肢,把腿擡高到膝蓋以上的水平。2.不能熱敷冷敷。我們很多人在摔倒扭傷後都會用熱毛巾敷在疼痛的部位,這樣會讓我們感覺更舒服,但這是不對的,因為毛細血管在流血。如果熱敷使他的血管進壹步擴張,血腫會更嚴重,以後愈合會更慢。如果他是骨折,就更不可能熱敷了。冷敷可以控制毛細血管出血。所以對受傷部位進行熱敷是絕對不能接受的。如果感到疼痛難忍,可以用冰塊冷敷。3.紅花油毛細血管破裂後,塗抹紅花油會加速其血流,加重腫脹。在受傷的急性期,也就是24小時內,如果塗抹紅花油,會加重受傷部位的血液滲出和腫脹,所以紅花油必須在受傷24小時後使用,不適合皮膚潰爛或過敏的患者使用。4.貼在跌打損傷藥膏上,能使藥物迅速滲透人體皮膚,產生活血行氣、舒筋散結的效果。但如果扭傷處已經發生骨折,貼個膏藥也只是暫時緩解表面癥狀,骨折的部分長不好,容易脫臼,最終導致骨骼畸形。
記得領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