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稻盛和夫出身貧寒,排行老二,上面壹個哥哥,下面五個弟弟妹妹。父親是印刷工人,家裏的機器壹直響個不停,賺的錢剛好夠壹家人的生活費。
小時候稻盛和夫壹家三口都感染了肺結核。結核病在當時是“不治之癥”,大家都避而遠之。稻盛和夫的家庭被稱為“結核之巢”
當時正在上小學的稻盛和夫親眼目睹了壹個叔叔因為肺結核而咳血。在他幼小的心靈中,他對這種疾病充滿了恐懼。每當經過患有肺結核的叔叔家門口時,他都會屏住呼吸,飛快地跑過去。
不過有句話說的好,有什麽怕什麽,和妳叔叔聯系密切的爸爸哥哥都沒事,整個家族就他壹個人被感染。
“厄運”壹直伴隨著他。小學畢業後,第壹次初中失敗,第二次失敗,最後在鹿兒島中學失敗。戰爭爆發時,我忙著逃命,沒時間去上學。還好高中改革,不用考了。由於他的肺結核經歷,他想在大學學習藥理學。
我爸媽不同意:“我說好高中畢業就工作的,這次還要上大學?”
他搬出名校中學校長勸說,父親勉強同意。妳可以上大學,自己掙學費和生活費。
稻盛和夫以常人五倍的努力學習,理直氣壯地報考了大學的版本。很自然,結果是...事與願違。
最後只能去當地的大學,壹邊在圖書館打工。為了省錢,他加入了空手道部,因為他們免費發了壹套空手道服,不用花錢買運動器材。
他在打工的時候,喜歡上了店裏的壹個小姑娘,鼓起勇氣邀請朋友走壹條線請人看電影,想借機向姑娘表白,但是朋友不太會做媒,壹直夾在中間當電燈泡,所以沒有機會說話。
當他有機會獨處時,女孩告訴他,“我很快就要在東京結婚了。”
嗯,愛情並不順利。
後來稻盛和夫以優異成績大學畢業,又趕上朝鮮戰爭結束和大蕭條。像他這樣的學生,不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沒有背景,沒有門路,別人連面試都不給他。
壹連串的打擊之後,稻美和森尾開始冷嘲熱諷:“這個社會為什麽這麽不公平?如果找不到正經工作,就做個有文化的小混混吧。重視忠誠的黑社會比這個不公平的社會好太多了。”
他站在壹家黑社會商行門口,正要拿定主意的時候,突然想到家裏還有五個弟弟妹妹等著他掙錢。他曾答應父親高中畢業後去工作。算了,別抱怨了,振作起來,繼續努力。
後來,他的老師竹下教授給他介紹了壹份絕緣體制造公司的工作。雖然他從未聽說過公司的名字,但他很高興公司在京都,願意雇用他。
公司附近賣東西的阿姨得知他是新來的,對他說:“這麽遠的地方,在這樣的公司連媳婦都娶不到。”
去了公司才知道,公司領導內鬥,勞資糾紛屢見不鮮,好像瀕臨倒閉。
他立刻想逃離這個地方,同時來的五個人有四個走了。他還通過了跳槽的考試,結果被哥哥“搞砸”,認為他工作才半年就辭職太離譜,稻盛和夫進退兩難。
既然走不掉,就老老實實幹,不要在乎工資。他把所有的實驗室都搬進了宿舍,經過壹年的研究,他甚至做出了鎂橄欖石,這是當時的世界級發明,盡管他的技術、設備和經驗還不夠輝煌。
這種材料可以用於電視顯像管,給這個效益下滑的企業帶來了希望。稻盛和夫受到上司的表揚和重用,工作第三年就被提拔為特瓷部主任。
然而,厄運並沒有放過他。他被提升了,總裁被替換了。
當時公司接了壹批陶瓷真空管的訂單,稻盛和夫研究了三個月,沒有任何結果。技術部部長說:“妳不能按妳的能力去做。我已經把這個工作給別人了,妳就別幹了。”
知道他有這個能力,就去找總裁,新總裁不支持他:“妳以為只有妳懂新陶瓷嗎?”。
稻川和世夫毅然決定辭職。27歲創立京都陶瓷,日後成為世界500強。從此,他的事業壹改往日的“黴運”,就像掛機壹樣。
它50年來從未虧損過,中間經歷過石油危機,在經濟蕭條的情況下依然狀態良好。
52歲時,他創辦了另壹家世界500強公司KDDI。65歲時,他退居二線。78歲時,他受命接管瀕臨破產的國有企業JAL。僅用了壹年時間就扭虧為盈,創下了JAL成立60年來的最高利潤。
稻川清夫說:“京瓷和KDDI的成功不是因為技術先進或趕潮流,而是因為京瓷和KDDI擁有正確清晰的經營理念,而這種理念是全體員工共同擁有的。”
他總結了自己人生成功的方程式:生活和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能力大多是先天的,熱情取決於後天的努力程度,思維方式是人的心態。所謂成功的人生,就是正確的思維方式,充分發揮自己天生的能力,投入全部的熱情的結果。
當年,他差點成為黑社會的壹員。回憶起這件事,稻川說:“如果我當時真的走了那條路,我可能早就成了壹個小混混頭子,名聲微乎其微。但是,在這樣的組織裏,我再怎麽強硬,也不可能有幸福的生活,因為‘思維方式’是扭曲的、消極的。”
正確的思維方式應該是積極的,無私的,貪婪的,腦子裏不能策劃任何邪念。
這與京瓷的經營理念是壹致的:“在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幸福的同時,為人類和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貢獻。”
稻川說:“我年輕的時候只是壹個在日本街頭隨處可見的年輕人,沒有什麽引人註目的。”
現在京都陶瓷和KDDI的成功,JAL的復興,足以說明他的經營理念和人生哲學的正確性。
從1983開始,日本各地的很多企業家向稻盛和夫先生請教商業知識和經營理念,自發組織了壹個“和盛舒克”。國內富豪也紛紛追捧稻盛和夫的哲學和理念:
馬雲多次問他業務方面的問題:“和稻盛和夫先生的交流讓我受益匪淺。我特別欣賞稻盛和夫先生的思想、哲學和觀點。我認為中國必須在企業管理方面建立在強大的文化和思想基礎上。”
任在與的壹次談話中說:“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稻盛和夫!華為有世界壹流的數學家,但稻盛和夫的京瓷有世界壹流的化學家和物理學家,我們趕不上他。”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總結了他在企業管理和個人成長方面的理念和哲學,對年輕人的工作困惑和人生重要抉擇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