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多汗癥應該怎麽用中藥治療?

多汗癥應該怎麽用中藥治療?

皮膚出汗過多或輕微活動時出汗,稱為多汗、自汗。中醫認為,本病多因脾胃濕熱,蒸化皮膚,迫使津液外泄,或因體內陽氣不足,原因不明,外防不穩,津液外溢所致。同時也與精神緊張、焦慮、恐怖、憤怒,以及神經癥、甲亢等壹些疾病密切相關。大多是手掌、腳掌、額頭、腋窩、外陰對稱,尤其是手掌和腳掌。如果妳情緒激動或緊張,汗水會流下來。中醫對多汗癥有很好的療效,治療原則是清熱利濕止汗,益氣固表止汗。以下是壹些有效的藥方。

1.熟附子(先炒)30g,肉蓯蓉12g,生地12g,山茱萸12g,黨參60g,黃芪60g,桂圓18g,雞血藤18g,桂枝3g,白芍9g,金櫻子24g。水煎服,每日壹劑,早晚服用。主要用於陽虛,營衛不穩而出汗。

2.黃芪60克,陳皮50克。搓成細粉,每次9克,溫水送服。黃芪、陳皮具有固營衛、益氣的作用,若壹味與防風合用,療效更佳。

3.霜桑葉100g,磨碎煮粥。

4.浮小麥24克,糯米稭稈30克。泡茶,隨時喝。浮小麥、糯米根有收斂止汗作用,對壹般多汗癥有效。

5.五倍子30g,何首烏18g,黃柏18g。* * *研成細粉。使用時,取米醋約5毫升,將適量粉末調成糊狀敷於肚臍處,用塑料紙覆蓋並用膠帶固定。自汗早上敷,晚上取出;盜汗晚上塗,第二天早上拿出來。

6.石膏、明礬、黃芪、黃芩、黃柏、吳茱萸和五味子。* * *研成細粉,塗於外陰多汗部位,每日兩次,10天為壹療程。壹般1~2個療程的用藥就能表現出明顯的效果。

7.明礬、葛根、生蠔各30克水煎三次後,合並藥液,得藥液2000毫升左右,放入盆中,趁熱將手或腳浸泡在藥液中(以皮膚能耐受為度)。每天三次,每次20~30分鐘。壹般可以用2~5天。

  • 上一篇:肩關節脫位怎麽做手法復位?肩關節脫臼怎麽治療?
  • 下一篇:產後痔瘡的處方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