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二年(1693)的壹個夏日,酷熱難耐。故宮的康熙虛弱地躺在龍床上,蓋著兩層厚厚的被子,不停地打著冷戰。他的臉色變白,嘴唇發紫,眼睛凹陷。到了晚上,他突然渾身發燙,大汗淋漓,壹代帝王被疾病折磨得死去活來,生不如死。
皇帝得了怪病,宮中壹片混亂,甚至還伴隨著某種恐懼。恐懼的原因有二:壹是康熙的父親順治死於天花,但沒想到康熙又被疾病困擾,皇帝接連生病似乎是不祥之兆;第二,醫師發現這是壹種罕見的疾病,懷疑是南方的癤子,死亡率極高。很多人,士兵,太監,大臣都被感染死了。
考驗神醫的時候到了。所有的神醫廢寢忘食,翻遍醫書,搜遍古方。有人在壹本著名的中醫書《金匱要略》中找到了這個配方。這是壹個驗方(未被證實,但臨床有效)。需要將鱉甲、柴胡等中藥制成鱉甲煎丸。藥丸很快就做好了,醫生找了壹個同病的人吃了藥丸,觀察效果,結果沒有效果。醫生反復調整,連青蒿都用了,還是不行。醫生們都泄氣了,康熙也快不行了。
自古專家在民間,醫者深知這個道理,於是貼出懸賞,廣招天下名醫。當時報名的人很多,都說有祖傳秘方,信心滿滿。醫生請瘧疾病人接受實驗,按摩病人被拍被打,針灸病人差點被紮成篩子,但沒用。其他的湯藥,藥丸,藥粉之類的,幾位大臣親自上陣嘗試,都沒有效果。甚至還有和尚拿所謂的開水賬說事,結果可想而知,被亂棍打。
眼看大臣們就要被踢屁股了,偏偏有兩個洋和尚求見,其中兩個是法國傳教士白晉和張承。白晉和張成呈上壹種西藥,說是壹種神奇的藥,叫奎寧,對疾病有奇效。他們被熱情好客的中國人所吸引,來到中國傳教。因為法國人經常患這種病,所以吃了這種藥以備後用。
當時朝廷內外根本不相信西方的小玩意,康熙也不相信,但是中醫無能為力,康熙決定盡快找人化驗。結果三個病人,壹個發作前服藥,壹個發作中服藥,壹個發作後服藥,都相繼痊愈。連四大臣都堅決吃了,沒有任何副作用。康熙看了看,神藥!馬上吃,真的好了,三五天就好了。康熙喜出望外。他不僅允許白晉和張成先生在北京傳教,還獎勵他們壹座大教堂。同時,他命令刑部嚴懲幾名昏庸的禦醫。
但賞賜歸賞賜,康熙依然不肯承認他這個中國皇帝是被他視為“邪門狡詐”的西方科技所救。這種神奇的藥治好了康熙的身體,卻治不好他高傲的心。清朝只能在閉關鎖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