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期間有血塊吃什麽好?
建議用紅花。《本草綱目》中記載紅花具有活血止痛、通經活絡的作用。東漢《雜病》壹書也記載“女子有六十二種風,為腹中氣血刺痛,以紅藍花為主”,意思是紅花可以治療月經不調。所以對於女性來說,紅花是不可多得的藥材。中醫認為紅花對血瘀引起的月經不調、產後腹痛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女性最常見的月經病,使用紅花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可以用中藥調理。可以用活血化瘀、理氣通絡的方法,比如吃紅花、桃仁、薄荷、益母草、澤蘭、赤芍,會有很好的效果和療效。如果經血不僅暗紅,而且有血塊,屬於“血瘀氣滯”體質,可用川芎、丹參、紅花調理。如果經血少、面色蒼白是“血虛體虛”,就要用當歸、黃芪、生地、桂圓人參等來補身體。但需要註意的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地黃做酒。配料:地黃6克,益母草10克,黃酒200毫升。用法:將黃酒倒入瓷瓶(或杯中),加入生地、益母草,蒸20分鐘左右,每次50毫升,每日2次。功能:活血止血。應用:適用於血瘀所致月經過多,色紫黑,有血塊或腹痛,拒按,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生化蜜膏配料:當歸、母菊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牡丹皮各65438±0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用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沸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次30毫升,每日3次。功效:活血化瘀,溫經調經;用途:適用於月經過少,色紫黑色,有血塊,腹脹疼痛,舌正常或紫,或瘀血阻滯所致,脈細弦。
氣滯血瘀是什麽表現?
氣滯血瘀是指體內的氣運行不暢,導致血液循環障礙、淤積的現象。氣滯血瘀可使女性精神抑郁、全身乏力、乏力、心慌、唇舌青紫、皮膚暗黃或有瘀斑、痛經等。調節氣滯血瘀的方法有:建議平時適量運動,適當慢跑、散步;要改變緩解自己緊張焦慮的情緒,適當放松心態,保持良好的心情;註意吃些活血化瘀的食物,如蘋果、核桃、紅棗等。
“氣滯血瘀的典型癥狀主要有:1,氣虛血瘀,神疲乏力,運動後氣短,嗜睡懶動,易出汗,面色蒼白,舌質淡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脈細或澀。2、氣滯血瘀,癥狀通常為煩躁不安,有時胸肋浮腫或眩暈;腹脹疼痛,拒按1,月經前2天或月經期,月經量少,排泄不暢,月經量紫,有血塊,會緩解疼痛,胸乳脹痛,舌暗,或有瘀點,舌下絡脈曲折,脈細或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