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氣不足,腎病
腎臟是非常重要的水液代謝器官,毒素也從腎臟排出。腎功能不全後,水液代謝、毒素排泄等方面都會下降。
腎臟疾病包括原發性疾病和繼發性疾病。腎臟可能出現的問題包括:腎小球炎、無癥狀血尿、蛋白尿、腎病綜合征、腎結石病、腎腫瘤、高血壓腎病等。
1
腎臟疾病有哪些
腎為先天之本。如果腎氣充足,人體的各項功能都能正常發揮,如果腎氣不足,就會出現氣血水的問題。
人體的血液經過腎臟,壹部分水被過濾出體外,大部分又回到全身。氣血和水有著密切的關系。氣促進血和水的正常代謝,氣虛會導致血瘀停水。在疾病狀態下,氣血水需要調和。
氣虛、血瘀、水郁癥狀;
氣虛:尿中有泡沫,面色晦暗,倦怠懶動,尿頻急痛;
血瘀:面色晦暗,指甲發黑,甚至出現血尿;
停水:面部浮腫、下肢浮腫、胸腹積水、喘息、胸悶疼痛;
如果有氣虛、血瘀、積水的癥狀,要註意腎臟疾病的可能。在治療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益氣溫陽,利濕通絡,調和氣血水。
使用傳統處方,大多數患者可以對腎臟相關疾病取得更好的效果。
2
經方補腎的法寶
經方的特點是藥材少。《傷寒論》全篇經方平均數量為4.61味藥。其次,經方少而精,草藥很厲害,君、臣、輔、使都很清楚。
治療各種腎病的11種藥材來自《金匱要略》中的3個不同方劑,即大黃附子湯(大黃、附子、細辛)、朱非湯(桃仁、大黃、水蛭、虻蟲)和五苓散(茯苓、豬苓、澤瀉、桂枝、白術)。根據這三個處方,形成了壹個新的處方。
三
十壹味中藥
大黃、桂枝、桃仁、豬苓、阿莎麗、虻蟲、白術、水蛭、茯苓、澤瀉、附子。
氣虛:附子溫陽;桂枝轉氣;白術健脾利濕;阿莎麗溫陽通絡
血瘀:大黃清腑瀉濁,活血化瘀;桃仁活血化瘀,潤腸通便;水蛭疏通經絡,活血化瘀;虻蟲通絡化瘀
止水:茯苓滲濕、利水、健脾;澤瀉利濕;利尿豬苓
註意: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這三個方子進行調節,遵醫囑服藥。
劑量不同效果不同。
只有三個經方,十壹種藥物,才能調理和治療這麽多種腎病,而秘訣就在於中藥的秘密:劑量。專家告訴我們,不同藥物的療效會有很大的變化。
1
涪陵
如果壹個人水腫明顯,茯苓會加大劑量,60 ~ 240克不等。五苓散可以解決腎病綜合征的腿腫問題。
2
中國大黃
大黃主要針對腎功能不全時毒素滯留體內。
三
舟形烏頭
當腎功能衰竭到壹定程度,特別是腎功能不全的第四、五階段以後,陽氣越來越不足,可以用附子溫陽,從小劑量到大劑量。
專家提示:附子毒性小,10g以上的附子煎煮時間稍長,壹般需要2小時以上才能解除毒性。遵醫囑送藥!
日常補腎調理
腎病的早期預防也是從氣血水三方面入手。專家帶來了他獨創的黃花益腎湯。
黃花益腎湯:
材料:黃芪10g:固表止汗,益氣升陽,固澀;
三七花3-5克:活血通絡祛瘀;
茯苓10-15g:健脾寧心,利水除濕;
雞:溫陽;
做法:所有食材壹起熬制雞湯。
功效:具有補腎益氣、活血利濕的功效。
小貼士:藥材溫和,也可以根據體質選擇合適的食材壹起煲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