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從事聽力障礙研究和治療的黃忠華主任醫師提醒,老年人聽力障礙應盡早發現,及時治療;越早治療,聽力恢復的可能性越大。
黃忠華說,老年人聽力受損的原因很多,包括衰老;外界環境因素如噪音、鉛、汞、砷等有毒物質造成的環境汙染、血管疾病等。細菌病毒侵入耳朵還會直接導致聽力下降;壹些耳毒性藥物和化學試劑,如慶大黴素、新黴素、阿司匹林、抗腫瘤藥物等,對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突發性耳聾在臨床上占相當大的比例,發病前無先兆,少數患者有輕度感冒、乏力或情緒激動史。耳聾發病突然,在1小時或1周內迅速加重。黃忠華說,據統計,3天內經過正確治療,聽力恢復率超過80%;7天內可達70%;超過壹個月後的治療效果很難預測。因此,老年人聽力障礙應盡早發現,及時治療。
5 .保持老年人的聽力
首先是避免噪音。老年人如果長期接觸噪聲,更容易出現聽力疲勞,而且內耳的微小血管經常處於痙攣狀態,會使內耳供血不足,聽力迅速下降,甚至引起噪聲性耳聾。所以老年人要盡量減少噪音對聽力的幹擾。
第二,不要挖耳朵。老人喜歡用挖耳勺和火柴棒挖耳朵。這是因為老年人生理血液循環減弱,耳道內分泌物減少,產生幹裂感,有時會感到癢難忍,可通過耳部刺激暫時緩解。但是很容易傷到耳道引起感染,發炎,甚至損傷耳膜。科學的方法是在耳朵道奇癢得難以忍受時,用棉簽蘸少許酒精或甘油,輕輕擦拭耳道。也可以口服維生素E、C和魚肝油,內耳瘙癢可以緩解。
第三,人老了,疾病多,老年人經常用抗生素。但需要註意的是,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毒性抗生素不宜壹次全用,也可與其他藥物或中藥交替使用。
第四,經常按摩的老年人聽力下降也與內耳血液循環減弱有關,而局部按摩可以增加血液循環,維持聽力。按摩可在壹峰穴(耳垂後凹陷處)和聽會穴(耳垂前凹陷處與壹峰穴對稱)進行,早晚各壹次,每次持續5 ~ 10分鐘。
第五,情緒穩定的人,老了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波動會導致體內自主神經失去正常調節功能,導致內耳器官缺血、水腫、聽神經營養不良,導致聽力急劇下降或耳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