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冷的時候,除了積極鍛煉身體,多穿衣服,食補也可以提高身體的禦寒能力。肉類,如狗肉、羊肉、牛肉等,有很好的防寒效果。它們富含蛋白質、糖和脂肪,熱量高,具有補腎壯陽、補氣生血的功效。怕冷的人可以加速陽虛代謝,增強內分泌功能,從而起到抵禦寒冷的作用。辣椒性熱味辛,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的功效。辣椒之所以辣,是因為含有辣椒素,辣椒素具有很強的刺激性,能促進食欲和消化。吃適量的辣椒可以使心跳加快,擴張末梢細血管,增加流向體表的血量,所以冬天吃辣椒後會感到溫暖舒適,可以禦寒。辣椒雖能溫中散寒,但刺激性強,容易引起口幹、咳嗽、咽痛、大便幹燥等。所以不宜吃太多。怕冷也和礦物質缺乏有關。吃胡蘿蔔、紅薯、青菜、大白菜、蓮藕等蔬菜時,可與肉類混合食用,增強禦寒能力。缺鐵性貧血女性的體溫低於正常女性,通過增加鐵的攝入,其耐寒能力明顯增強。由於體內缺鐵,各種營養物質不能充分氧化產生熱量,這是冬天怕冷的重要原因。因此,怕冷的人在冬季可以有意識地增加動物肝臟、瘦肉、蛋黃、黑木耳、芹菜、菠菜等含鐵豐富的食物的攝入。維生素C可以幫助身體吸收鐵,所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以壹起吃。人體的甲狀腺可以分泌甲狀腺素,產生熱效應。甲狀腺素的合成需要碘,所以吃海帶、蝦、牡蠣等富含碘的食物也有利於禦寒。值得壹提的是,通過喝酒來禦寒是壹個常見的誤區。因為酒本身產生的熱能很少,所以喝完之後全身感覺發燙,這是酒精擴張血管,散發人體原有熱能的結果。以前儲存在體內的大量熱能輻射到體外,但禦寒能力下降,往往會讓人全身起雞皮疙瘩。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酒後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