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班秀文:“連翹”在婦科臨床中的應用

班秀文:“連翹”在婦科臨床中的應用

導讀:連翹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主要用於外感疾病和外科疾病。那麽,連翹用於婦科有什麽獨特之處呢?讓我們學習班秀文先生的經驗吧!

連翹味香而淡,有辛散之性,能調和營衛,調暢氣機,通達上下,善祛瘀清熱,解毒不傷健,利濕不傷陰。不僅可廣泛用於治療內、外、兒科疾病,配伍得當還可用於婦科臨床。

01

清熱解郁,涼血治經

女人用血,容易虛,容易滯。

如果感到熱邪或體陽過盛,過食溫燥,或情誌過度,則五情化火,使血液積熱,熱傷沖任,迫使血液奔湧,可導致經血過多,甚至崩漏;

熱灼傷津,血結而不散,脈絡不通,可引起經期腹痛、頭痛、身痛。

連翹又硬又冷。善於入血分解郁清熱,涼血養血,散血結,使血熱清,血結散,使血液循正常路徑,脈絡通暢,血行止痛。

可用於治療因熱盛邪盛引起的月經過多、崩漏、痛經等婦科疾病,療效顯著。兩地可用四物湯或連翹治療。

再如月經過少引起的濕熱,小腹灼痛,陰道灼痛,大便溏黃,可用《金匱要略》連翹合當歸芍藥散、二妙散治療。

當歸芍藥散主要用於治療女性的“腹痛”。連翹既能幫助二妙散清濕熱,又能散結化瘀,行氣活血。諸藥並用,能祛濕清熱,理氣和血,止痛。

02

祛濕化濁,清熱解毒,治療帶下。

帶下多因飲食不慎,外感濕邪或肝脾腎功能失調,濕熱入下焦,沖任帶三脈受損所致,故帶下病總以濕瘀為綱。

連翹性寒,能除熱解毒,苦味能祛濕化瘀,其氣清、芳香,能除穢、中和中溫熱。

所以丹溪號稱能“瀉心火,降脾胃濕熱”,在治療濕熱帶中有清芳構化、解毒利濕的作用。

治脾虛帶下,黃白帶下,外陰瘙癢,便溏厭食,可用萬帶湯、連翹等治療。

萬帶湯合連翹,既能助脾升清利濕,又能醒脾除穢,使脾升健,濕從其源。

濕瘀交結,絡脈受損者,可配伍英宮散、烏賊骨、茜草、小薊,涼血化瘀,清熱利濕,祛濕化瘀,消除白帶。

對於濕熱過盛,傷陰傷津者,性交後出現白帶黃稠,腥臭或陰道灼痛,口幹脈數者,連翹合增液湯或八仙長壽飲,可滋陰清熱,利濕而不傷陰。

03

清心瀉火,順三焦,通淋。

兒童淋證的特點是孕婦尿頻,流涎疼痛。其癥狀多為陰虛、實熱、津液傷,不能攻而不益。

蓋心主血,脈在胞中屬心絡。懷孕後精血聚養胎,陰血不足,心陽亢盛。

如果長期抑郁,心火旺盛,熱量轉移到小腸,可導致膀胱濕熱,停滯不前。

除了清心瀉火、利濕化濁、恢復三焦氣化功能外,宜選擇祛濕不傷陰津、散結解郁、安胎之品。

連翹性溫,清熱利水,移三焦利水,寒而不凝,利而不切。

《本馮靜原》說“清心退熱”是好的...並利小便”,唐代《藥性論》中說“治五淋,止小便”。與其他清熱利尿藥相比,連翹用於孕婦或體虛淋證患者,利濕不傷胎,祛邪不傷正氣。

如孕婦陰虛淋證,量少而黃,心煩口苦,舌紅少苔,脈數,可用連翹配伍《傷寒論》朱令湯滋陰清熱,利水通淋。

治肝經濕熱下註,脘腹脹滿,小便頻數澀痛,重用連翹20克,與柴胡、白芍、鮮竹葉及粽子根、通草、車前草等配伍。,從而養血柔肝,清濕熱,相得益彰。

註:本文選自班秀文撰寫、中國醫學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向名師學習——班秀文臨床叢書》2010。

  • 上一篇:疥瘡藥方
  • 下一篇:山東去什麽醫院治療老爛腿比較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