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壹般原理:秋季腹瀉是壹種病毒感染,病程自限。時至今日,所有的治療方法都沒有特別的效果(當然異類化合物苯乙基哌啶除外),只是不同程度地改善癥狀,縮短病程,減少並發癥。因此,治療秋季腹瀉的總原則是:適應疾病的自限過程,合理用藥,積極防治水電解質紊亂。
2.壹般治療:建議減少母乳餵養的次數。而是用米粉或米湯等澱粉來餵養。雖然教科書上都認為病毒性腹瀉不需要停母乳,但臨床上確實存在“牛奶吃多了就拉肚子”的現象。
3.藥物評估:
3.1抗病毒藥物:
對於秋季腹瀉,抗病毒藥物作用不大,幹擾素也沒有預想的好,可以嘗試,但不建議使用。可以試用利巴韋林,這樣更經濟,也更符合“用了總比不用好”的心理。胸腺肽雖然不是抗病毒藥物,但用於此病時可能會縮短病程,但要註意過敏反應的發生。對於秋季腹瀉,可以憑經驗選擇壹種抗病毒藥物,可以避免無藥可用的尷尬,對自己和父母都是壹種安慰。總比用抗生素好。
3.2抗生素:
抗生素對秋季腹瀉沒有治療作用,只會適得其反。臨床上,醫生在腹瀉的情況下有抗生素是很常見的,而且都是三代頭孢。有必要嗎?不考慮藥品回扣。這樣,對於病毒性腹瀉,就使用了強效的第三代頭孢。壹:胃腸道反應可加重腹瀉癥狀。第二:會幹擾腸道正常菌群。三:聯合腸道菌群調節劑,可使後者無效。秋季腹瀉請不要用抗生素。我求妳了!!!
3.3吸附劑:
思密達、碧琦等。在市場上較為常見,其成分均為二八面體蒙脫石。吸附劑最大的優點是安全有效。在腸道內不被吸收,但能吸附在腸黏膜上,修復受損的腸黏膜,並能吸附固定細菌和病毒,然後隨糞便排出體外。所以這種藥更環保。副作用是偶爾便秘。這種藥的用法比較特殊,需要向家長詳細說明:1。第壹次劑量的兩倍。2.水溫:壹定要用溫水,以入口為準。3.水量:約50毫升水。千萬不要貪圖方便。糊裏糊塗的拿,沒用。家長經常反映這種藥沒用。問及用法時,答案往往是這樣的。4.藥物相互作用: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時,間隔時間應大於2小時。
3.4復方苯乙基哌啶:
這是另外壹種,藥理學上明確指出,兒童慎用有呼吸抑制作用。然而,加入阿托品的復合制劑大大降低了呼吸抑制。止瀉效果舉世無雙,價格便宜無比。臨床常用,也可以說是濫用。有的患者會買整瓶作為家裏的常用藥。這種藥在兒科的使用有爭議,但市級醫院壹般不使用。基層醫院用的多,老醫生用的多。
個人觀點:秋季腹瀉患兒慎用,尤其是早期並發病毒血癥。如果用了,有壹種關著門的恐懼,使大量復制的病毒無法隨大便排出,發燒也無法久留。再者,兒科用的是復方去氧腎上腺素,沒有劑量標準。有的家長認為是特效藥,就會隨意加大劑量,容易導致意外,不安全。第三:容易掩蓋癥狀。因為大便的性質對診斷很有幫助,早期使用看不到大便。如果其他臨床癥狀沒有緩解,看不到大便,診斷就比較困難。總之,復方苯乙基哌啶是權宜之計,小兒腹瀉慎用,腹瀉早期禁用。當診斷明確,經病因治療後仍以腹瀉為主要癥狀時,可嘗試。
3.5中藥制劑:
(1).丁桂兒肚臍貼:含有丁香和肉桂的成分,對感覺寒冷的小兒嘔吐腹瀉有很好的效果,是壹種使用方便,依從性好的肚臍貼。無明顯副作用,偶爾局部過敏。對於秋季腹瀉的孩子,可以用這種藥。雖然沒有100%的療效,但是配合其他藥物使用,可以事半功倍。使用方法:用溫水洗凈臍帶後,貼在臍帶上,壹天壹夜後更換。
(2)服用石榴皮煎劑:此藥為壹味收斂藥。這個方法也是偏方的壹種,有時候有奇效,可以作為備用方法。在所有方法無效後再嘗試。
(3)炒白術的研藥粉可以服用:可以健脾、祛濕、止瀉,但口感不太好,效果不突出。可以作為替代方法。
(4)帶皮蒸香蕉吃:有時療效很好。《實用內科學》第七版也介紹了這種方法。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可以作為替代方法。
(5)匹克欣顆粒:常用於腹瀉時間較長、腸道功能紊亂的小兒,多為腸道菌群調節劑。但要排除生理性腹瀉的可能。
4.腸道菌群調節劑:
如易貨、全腸健、培飛康、貝飛達、媽咪愛等。對秋季腹瀉有壹定療效,常與吸附劑合用,可相輔相成,增強療效。膠囊制劑可從膠囊中取出,放入溫水或牛奶中,不影響療效。但是壹定要註意溫度,不能燙,不然有益菌不會燙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