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確定病情
做肛門指診
肛門指診是血便體檢中必不可少的項目。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壹是大腸癌,其中直腸癌占60%,直腸癌多位於直腸下部。直腸指檢可觸及約70%的直腸癌,是及時發現直腸癌的可靠而簡便的方法。如果腫瘤和指套沾有血或膿,應考慮直腸癌和息肉。
做腹部檢查
對於炎癥性腸病,腹部檢查意義重大。潰瘍性結腸炎左下腹可觸及壹香腸狀腫塊,為攣縮增厚的結腸。克羅恩病可觸及右下腹固定包塊;結腸癌晚期常見堅硬不規則的腹部腫塊;乙狀結腸血吸蟲肉芽腫左下腹可觸及增厚、硬化的腸管。
做結腸鏡檢查
當患者出現便血時,需要找到出血病竈。不能因為患者便血就判斷是痔瘡出血。而是要做肛門鏡檢查,確定痔黏膜是否有出血點或出血傾向。若痔黏膜無出血跡象,應建議患者進壹步做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檢查,必要時在顯微鏡下取活檢,以明確診斷,避免漏診惡性疾病,延誤治療。
做實驗室測試和分析
(1)大便檢查:對於有粘液血便的患者,應進行大便常規檢查和阿米巴、血吸蟲蟲卵鏡檢。
(2)血液和骨髓檢查:應檢查血小板計數、凝血機制和骨髓塗片。
(3)不良的生活習慣、睡眠不足、持續的精神高度緊張也會引起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