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頻需要壹定的硬件知識,錯誤的設置可能會導致黑屏,可以通過清零CMOS來更改為默認設置。想試試的朋友最好有老鳥。
如何超頻初學者章節
壹、什麽是超頻?
其實超頻主要是讓CPU工作在手冊上沒有記錄或者不支持的頻率上,通常數值會高於原來。超頻的誘因是可以用較少的成本提高系統的效率。換句話說,妳可以通過稍微改變主板的設置來讓妳的電腦運行得更快。
在過去,超頻只是將CPU時鐘提高到壹個更高的數字。比如超頻奔騰III500到奔騰III733。但是今天由於主板新的外頻,妳可以把CPU的內頻和外頻改成壹個非正式的值。這種新形式的超頻也給系統帶來了比過去高得多的效率。即使是最快的CPU也能達到更高的水平。
二、超頻的焦點——CPU
1,CPU的主頻
在486出現之前,CPU采用統壹的主頻設計。中央處理器的頻率是主板的頻率,芯片組、內存、各種緩存和外部接口都以相同的頻率運行。所以主板上沒有倍頻器跳線,每個主板只適合壹個CPU。可以通過提高主板上晶振的頻率來實現超頻。最早的超頻記錄是Amiga 500的摩托羅拉芯片從9MHz到12MHz,Intel 80286從8MHz到12MHz。
隨著制造技術的不斷提高,CPU所能承受的工作頻率也在不斷提高,並且大大超過了外部接口、存儲設備甚至內存的工作頻率。結果,系統中各個組件的工作變得非常不協調。此時Intel提出了倍頻的概念,完美解決了CPU、內存等數據中轉站的異步運行問題,為CPU向更高頻率方向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典賽揚300A處理器
在電子技術中,脈沖信號是以壹定的電壓幅度和壹定的時間間隔連續發出的。我們把第壹個脈沖和第二個脈沖之間的時間間隔稱為周期,單位時間內(如1秒)產生的脈沖數稱為頻率。頻率是描述單位時間內周期信號(包括脈沖信號)的脈沖數的計量名稱,其標準計量單位為Hz(赫茲)。計算機中的系統時鐘是壹種典型的脈沖信號發生器,其頻率相當精確和穩定。
頻率對應的單位有:Hz(赫茲)、kHz(千赫)、MHz(兆赫)、GHz(千兆赫),其中1GHz=1000MHz、1MHz=1000kHz、1 kHz = 65438。計算脈沖信號周期的時間單位為:s(秒)、ms(毫秒)、μs(微秒)、ns(納秒),其中1s=1000ms、1ms = 1000ms、1μ s = 65438。
電腦裏的時鐘和我們每天使用的“時鐘”不壹樣。它沒有顯示時間,只是壹個信號發生器,以特定的頻率連續發出脈沖。至於電腦主板CMOS裏預留的日期和時間,那就是另壹回事了。為什麽電腦系統裏會有時鐘?比如我們做廣播操的時候,總是會播放廣播操的錄音(或者讓壹個人喊口令),這樣雖然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是只要都按照統壹的節奏做,廣播操就能做得更整齊。
同樣,計算機是壹個復雜的數據處理系統,其中CPU根據壹定的指令處理數據。每執行壹條指令,CPU內部的運算器、寄存器、控制器都要相互配合。雖然每條指令的長度不同,而且參與運算的CPU內部單元不止壹個,但它們都是按照壹個統壹的時鐘脈沖同步進行的,這樣整個系統才能協調壹致。
除了CPU,計算機中還有存儲系統和顯示系統。因為這些子系統也需要按照特定頻率的時鐘信號規範運行,所以計算機系統中除了CPU主頻和系統時鐘之外,還有ISA、PCI總線和AGP顯示接口的時鐘。當然,這些時鐘的頻率低於系統時鐘。
486 DX2是第壹種倍頻CPU,其中2表示倍頻。這裏需要明確的是,我們經常聽到的CPU主頻是這樣得到的:主頻=外頻×倍頻。以486 DX系列的CPU為例。486 DX2/50、66、80的外部頻率分別為25 MHz、33 MHz、40MHz,其倍頻為2X。下面我們將分別介紹CPU的主頻、外頻和倍頻。
CPU的主頻(內部頻率)是指CPU內部的工作頻率,也叫時鐘頻率,單位是MHz,這是壹個重要的參數。我們超頻的目的是讓CPU工作在更高的主頻。電腦的運行速度是由CPU的主頻決定的。壹般來說,主頻越高,CPU的運行速度越快。如果壹個CPU型號是AMD雷鳥750MHz,說明這臺電腦用的是主頻750MHz的雷鳥處理器。現在主流CPU的主頻已經超過了2GHz。
CPU的外部頻率是指主板的外部總線時鐘,簡稱系統時鐘,即主板上芯片組對內存和CPU的運行時鐘,單位也是MHz。CPU外部頻率是CPU的參考頻率,也叫前端總線頻率和系統總線頻率。它是CPU和外部設備之間數據傳輸的頻率。奔騰時代開始後,66MHz的系統總線頻率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直到奔騰ⅱ350問世,系統總線頻率才提高到100MHz。
越過這個閾值後,系統總線頻率很快增加到133MHz和200MHz。CPU外頻的具體頻率由其匹配的主板提供。目前主板的標準頻率有66MHz、100MHz、133MHz、200MHz,這些標準頻率中還有75MHz、83MHz、95MHz、124MHz、150MHz等非標準頻率,有的主板甚至還提供。這些標準和非標準系統總線頻率統稱為外部頻率。
倍頻系數是CPU的主頻與外部頻率的比值,保證CPU高速運行的同時,其他設備能夠工作在相對穩定的工作頻率。
2、精心制作超頻CPU
知道了CPU的主頻,就可以利用上面的倍頻和外接頻率,任意組合CPU的工作速度。因為壹個CPU出廠時的評級通常是保守的,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證CPU芯片能夠有較長的使用壽命。此外,還需要在標稱外頻的速度下,滿足廠家對產品故障率的要求(按標準約為1%)。超頻後,雖然使用壽命會縮短,但性能會大大提升。
圖拉丁賽揚也是超頻者喜歡的產品。
在CPU頻繁升級的今天,即使是1年,也可能發生太多的事情。因此,超頻的最大優勢在於,在您的系統變得不穩定之前,您可以通過修改倍頻和外部頻率的組合來提高CPU時鐘。最重要的是不花錢。而且,我們此時所說的小改進,也是保守的說法。如果搭配得當,比如賽揚300A,在超頻的情況下性能可能提升50%以上。當然,這種優秀的處理器目前在市場上很難買到,也可以想想超頻在國內的普及程度。
雖然超頻可以免費提升機器性能,但問題也不是沒有。超頻工作的話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會導致晶體管不斷熔化;偶爾的電壓峰值會沖擊整個電路板;但是芯片溫度的不斷升高/降低也會引起原子級的熱脹冷縮。如此反復,芯片本身的過早老化會成為超頻的殺手鐧。
另外,時鐘速度的提高會直接增加功耗,導致核心邏輯電路散發更多的熱量(每個時鐘周期都會產生壹定的熱量,進而消耗相應的功率)。雖然可以通過更好的散熱來部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也只能在壹定程度上加快電路散熱的速度。
如何準備超頻
在上壹篇文章中,我們了解了什麽是超頻,超頻的關鍵對象,以及超頻的原理。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超頻之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首先,處理器
CPU是中央處理器的縮寫,由運算器和控制器組成。CPU的內部結構可以分為三部分:控制單元、邏輯單元和存儲單元。
1,AMD處理器
目前市面上的AMD處理器有六種。
毒龍:插座A:
支持雙通道,但這是通過支持芯片組實現的。
不支持64位擴展。
64KB L2緩存
最高型號:1.8GHz
核心有四種:噴火、摩根、阿帕盧薩、阿普爾布裏德。
隨著Sempron的發布,壹代經典毒龍的生命即將結束。
超頻能力:上壹代Applebred core Duron高達2.4GHz,采用VIA芯片組和風冷散熱器。我相信沒有人會在毒龍上使用水冷。
最佳主板:Abit NF7-S 2.0是Althon XP系列CPU的最佳主板,性價比高,超頻能力強。
SMP多處理器支持,但是需要裝在L5金橋上。
速龍XP:插座A
支持雙通道,但這是通過支持芯片組來實現的,並且受限於Althon XP自帶的前端總線,額外的50%內存帶寬無法充分利用。
不支持64位擴展。
純種馬-B核256KB二級緩存,最高端的巴頓核512KB二級緩存。二級緩存雖然翻倍,但性能提升並不高。
最高型號:速龍XP 3200+(2.2GHz巴頓)
核心新聞稿發布時間:帕洛米諾,純種馬A,純種馬B,巴頓,索頓。
AMD官方的說法是2005年第二季度停止供貨,2005年底停售。但現在看來,配套主板都很豐富。
超頻能力:巴頓核心AlthonXP-M可以輕松超過2.4GHz,使用水冷可以達到2.7GHz。
最好支持的主板:還是有點NF7-S 2.0,原因和Duron壹樣。
SMP多處理器支持,但也需要在L5金橋上暗裝。把新打包的AlthonXP換成金橋可能會比較麻煩。
塞普龍:插座A
支持雙通道,但這是通過支持芯片組來實現的,並且受限於Sempron自己的前端總線,額外的50%內存帶寬無法充分利用。
不支持64位擴展。
256KB L2緩存,但最新的Sempron使用巴頓核,自然有512KB L2緩存。
最高型號:Sempron 2800+(2.0GHz)
核心:純種馬-B,索頓
Sempron剛剛上市很久了。AMD用它來代替Duron進攻低端市場,由於兼容性極好,很受歡迎。但是Socket A的淘汰是必然的,接下來Sempron會轉向754和939接口。
超頻能力:純種馬-B核水冷可以超過2.2G,最高超頻紀錄是2.5g。
最佳配套主板:無疑還是有點NF7-S 2.0
SMP多處理器支持。Sempron是個奇怪的CPU。L5的定義不同於原來的AlthonXP和Duron。在新主板上,支持SMP的CPU會被識別為Sempron,Sempron可以直接支持SMP,不做任何改動。
塞普龍:插座754
不支持雙通道,因為K8芯CPU在內核集成了壹個內存控制器,主板北橋不支持,但是內置的內存控制器性能非常出色,即使是單通道也能獲得不錯的性能。
不支持64位擴展,被AMD人為屏蔽。
目前,Socket 754接口的Sempron擁有256KB L2緩存。
最高配型號:目前只有壹款Sempron 3100+(1.8 GHz)。
只有壹個核心:巴黎。
Sempron是AMD直接對抗英特爾賽揚的低端玩家。
超頻能力:無詳細記錄,超頻性能良好。
最佳支持主板:DFI LanPartyUT NF3 250GB
SMP多處理器支持:不可能
速龍64:插座754
不支持雙通道,因為K8芯CPU在內核集成了壹個內存控制器,主板北橋不支持,但是內置的內存控制器性能非常出色,即使是單通道也能獲得不錯的性能。
支持64位擴展,與向後兼容32位相同,兩種模式下都沒有性能損失。
目前Socket 754接口的Athlon 64二級緩存有512KB和1MB。
最高型號:速龍64 3700+(2.4GHz)
核心:紐卡斯爾的克拉威默
很難預測這個接口CPU的使用壽命。目前AMD的Socket A平臺還在服役,754平臺正在逐步取代462。不過按照AMD的規劃,未來肯定會轉向939,Socket 939統壹大業。但是AMD對於何時完成沒有明確的說明。
超頻能力:壹般2.6G,新芯或許能更高超越。
最佳支持主板:DFI LanPartyUT NF3 250GB
SMP多處理器支持:不可能
速龍64:插座939
支持雙通道,CPU在內核集成雙通道內存控制器,內置內存控制器性能優異,大大超過Intel的875/915。
支持64位擴展,與向後兼容32位相同,兩種模式下都沒有性能損失。
二級緩存有512KB和1MB。
最高型號:速龍64 4000+(2.4GHz)
核心:克拉維默,紐卡斯爾,溫徹斯特
AMD現在和未來的主要平臺
超頻能力:壹般2.5G,相當於Athlon 64 4000+的速度,新核心或許能更高超越。
最佳配套主板:EPoX 9NDA3+絕對是NF4大量上市前的最佳選擇。
2.英特爾處理器
奔騰4勢不可擋,威拉米特核心超頻表現令人失望。
早期的奔騰4用的是Willamette core,和奔騰III處理器壹樣是0.18微米工藝生產的。核心集成了20KB壹級緩存(包括8KB數據緩存和12KB軌跡緩存)和256KB全速二級緩存。全新的架構設計,超長的20級流水線,奔騰4處理器的晶體管數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4200萬,核心面積達到了216mm2。
此外,威拉米特核心的奔騰4采用Socket423接口和FC-PGA2封裝(但後期為了滿足更高頻率下的電氣特性要求,采用了小微型FC-PGA2封裝,管腳數增加到478個)。
因為采用了0.18微米的工藝,不僅核心面積大,功耗也驚人。工作電壓為1.75v,主頻從1.3GHz起飛,每隔100MHz停在2GHz。它的最大功耗是63w,需要專業的散熱風扇才能穩定運行。也正是因為這些,威拉米特奔騰4核心的超頻能力令人失望。
諾斯伍德奔騰4處理器的誕生點燃了超頻的欲望。
由於威拉米特核心的奔騰4處理器采用0.18微米的生產工藝,存在成本高、發熱量大等嚴重缺陷,英特爾在威拉米特1.7GHz發布後不久就宣布了新壹代奔騰4處理器的誕生,這就是諾斯伍德(Northwood,當今市面上的奔騰4產品)。這個產品有更高的潛力。
諾斯伍德核心的處理器封裝情況完全采用了Micro FC-PGA2和Socket478的接口形式。它采用更先進的0.13微米工藝生產,使用與采用Willamette內核的奔騰4相同的架構和指令集。不同的是二級緩存容量增加到512KB,晶體管數量也增加到5500萬。采用改進NetBurst架構下的長20級流水線算法,Northwood核的處理器性能比老款奔騰4處理器提升65433。
此外,諾斯伍德與威拉米特相比的另壹個重要技術改進是采用了銅互連的工藝。(威拉米特采用的鋁互連技術)由於銅比鋁具有更好的導電性,可以有效降低集成電路的內部電阻抗,有效降低所需的工作電壓,同時降低功耗和發熱。
諾斯伍德核心的奔騰4處理器充分發揮了更成熟的0.13微米工藝的優勢。所以Intel後來推出的1.6 GHz、1.8AGHz甚至2G以上的產品,大部分都有出色的超頻能力。當時很多發燒友都是在常規風冷的情況下使用1.6 GHz的處理器到533MHz的標準外頻,提前感受奔騰4 2.13GHz的高速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