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高建忠。讀方劄記(112)——小柴胡湯臨床討論

高建忠。讀方劄記(112)——小柴胡湯臨床討論

張南在《傷寒論》中說:人體的陽起於肝膽,降於肺胃。邪氣少陽,則不利升降。柴胡味細清,專解肝膽郁,以升少陽之氣;黃芩味淡而苦,但性涼解熱。與半夏同用,宣肺和胃,止嘔。這三味可以調理陰陽,以利氣機升降。人參、甘草補中,生姜、大棗調營衛,調理上下表裏之氣,故為少陽和解之主方。

當我們讀張南的這段話時,雖然有點羅嗦,但也有他的道理。他說我們身體裏的陽氣從肝膽上升,從肺胃下降。也就是說,邪氣進入人體後,邪止於少陽,導致我們人體內氣的升降不利。治療中,柴胡用於升陽,疏肝利膽,升少陽之氣;黃芩用於退熱,半夏用於退熱,降肺胃。

柴胡DC,黃芩DC,半夏DC,這三味是調節陰陽,恢復升降。在這三味調理陰陽的基礎上,加入人參、甘草、大棗、生姜進行補充調和,最終使人體之氣上下貫通,表裏通達。

藥物歸經始於沂水學派。當時張仲景根本不知道柴胡入膽經,黃芩能入肺經。也就是說,張仲景在構建小柴胡湯的時候,肯定不是從臟腑開始的。

我們用易水派的藥理理論和臟腑經絡理論來解讀經方,只要符合我們的臨床,也是可取的。

從外感病來看,比如小柴胡湯治療少陽病,傷寒治療外感病。從外感病的角度來說,妳用這個方,辨證,沒有必要涉及肝膽、肺胃。還沒輪到涉及臟腑,所以這種解讀不可取。

但如果挪用小柴胡湯治療內傷,用於臟腑辨證理論體系,這個解讀就有他的意義了。這樣看來,小柴胡湯是幹什麽的?其實就是還原人體氣機的升降。有的作品從入出解讀,有的作品從興衰解讀。

案例:外邪第壹客,甚至五六天,十幾天,治療方還是以消邪出門為主。但放松肝膽,降肺胃,補中調營養生,似乎不是捷徑。如果用小柴胡湯治療內傷,這個方案還是挺可以接受的。

此解中“上下之氣為調”這句話是對的。雖然不是指整個處方的效果,但是應用到整個處方上,似乎還是比較壹致的。服用小柴胡湯確實有“調理上下表裏之氣”的作用。

我們總是講恢復人體氣機的正常升降,所以小柴胡湯就有這個功能。也就是說,小柴胡湯合姜生散可以恢復小兒的熱氣升降,進而達到退熱的目的。就是這個原因。

臨床有證時,可升柴胡或散柴胡。“升”是從標高的角度說的,“散”是從通達的角度說的。

綜合各家學說,可以認為在小柴胡湯中,君用柴胡促散,臣用黃芩清降,兩藥合用,治療熱郁半表半裏。其他藥物和中氣輔助治療中氣不足。

如果只是少陽郁結,沒有正氣不足,那麽柴胡升散,黃芩遭殃就夠了。只有在正能量不足的情況下,才能使用有助於平衡中氣、強身健體的藥物。再者,我離不開甘草,需要用甘草調和。那我就用柴胡升散,黃芩降加甘草。這是小柴胡湯的縮小版。如果沒有氣虛,柴胡黃芩可以恢復氣機升降。

這個解讀的意義是什麽?妳幫我們把小柴胡湯轉到《溫病學》的時候,剩下的科目就是柴胡、黃芩、甘草。因為在《傷寒論》中,我不喜歡很多溫燥的藥物。

我們要走出傷寒,走向溫病,走向內傷。這是經典的必經之路。在某個領域,我們對經方的理解不同,我們對經方的運用也不同。

  • 上一篇:海帶雞蛋湯的功效
  • 下一篇:畢學簡介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