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1。多見於青壯年;2.皮損常見於胸部、背部和上臂;3.皮損為直徑2-4 mm的圓頂狀濾泡性丘疹或膿皰性病變,按痤瘡治療無效。診斷依據:1。皮損多發生在胸、背、上臂;2.典型的皮膚病變;3.皮屑直接鏡檢可見短桿狀菌絲和圓形孢子;4.病變組織病理學(PAS染色)毛囊內可見大量圓形或橢圓形出芽孢子。處理原則:1。口服全身抗真菌藥物。2.外用抗真菌制劑。
用藥原則:1。外治法主要用於皮損面積有限的患者;2.皮損廣泛、頑固的患者可考慮口服全身抗真菌藥物(或中藥),外用酮康唑乳膏。
輔助檢查:1。具有典型臨床表現的檢查項目主要以檢查框架“A”為主;2.對診斷有困難者的檢查項目可包括檢查框“b”。療效評價:1。治愈:皮損消退,真菌直接鏡檢每周1次,連續兩次陰性,皮損毛囊內孢子組織病理學(PAS染色)陰性;2.改善:部分皮損消退,真菌直接鏡檢陰性或陽性,組織病理學(PAS染色)毛囊內孢子陽性;3.未愈:皮損無改善,直接鏡檢真菌陽性,組織病理學(PAS染色)毛囊內孢子陽性。
專家提示:平時註意個人衛生。這種病容易被誤診為痤瘡,而且容易復發。生病後要及時去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徹底的治療,可以達到根治的目的。治療過程中,用過的衣服要徹底消毒(白天暴曬,晚上開水浸泡)。
目的比較三種方法治療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將104例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患者隨機分為4組:A組口服酮康唑0.2g/d,療程4周;B組,伊曲康唑0.2g,每日2次,連用7天;C組,氟康唑150mg,每周1次,共4周;d組為對照組。4組均外用2%酮康唑爐甘石洗劑,每日2次。治療4周後分析結果。結果四組總有效率無顯著性差異(χ2=0.266,P > 0.05),但治愈率有顯著性差異(χ2=24.544,P < 0.005)。酮康唑和伊曲康唑療效最好。